張棟
【摘 要】使學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是習近平總書記圓當代中國青年“中國夢”最基本、最現實、最直接的夢想。本課題就當代中國教育的成長期、成熟期、發展期三個階段,通過深刻的剖析與研,面直我國當代教育現狀,現實性地提出了改革與實踐的五個突破口,它將對我國教育發展戰略的推進和調整;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急待解決的青年社會就業問題提供一個重要的理論根據和學術支撐。
【關鍵詞】教育改革;職業教育;建設發展
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
(一)職業教育體系的支撐點
職業教育體系決定著整個教育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產、學、研合作首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查建中指出:教育體系的建設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分工……為什么我們的招生專業前10名的專業和就業前10名的專業非常不相吻合,將近70%的畢業生成群雜堆,它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模式設置問題。
“CBE”和“雙元制”及行業優先是現代職業體系的首選法則,實用技術和技能人才是社會市場和中小型企業最基本的發展動力,是國家升級人才資源最有力的支撐。如果我們今天一個大學生畢業后再拿3~5萬元,再培養3年左右才被行業和企業所錄用,這對我們現階段的高等教育模式乃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也是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3+3的高等職業教育模式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首選模式
九年義務教育的完成,也意味著青少年文化自覺行為的基本獨立,再用6年時間從理論和實用技能上,通過訂單式的培養一個社會急需的實用人才,既實現了高等教育面向人人,同時也是對今天高等教育考試的一次重大改革,又節約了教育資源經費的大量投入,像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像這種教育模式已先行了幾十年,也正是多種模式促使他們的技術立國,技術立法早行了幾十年,也使他們培養出了許多科學界的領軍人才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職業技能技術教育的興衰與發達,是一個國家社會和市場基本的活力源泉,是國家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實現中國夢想的基礎力量。
(三)辦好現代職業教育的四個建設計劃
為了使我們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能良好健康的發展,必須在以下四個方面齊抓共建。
1.基地建設計劃:教育部職教司明確規定,辦好職業教育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產業、企業、行業和大學生實習基地,這是我們辦好職業教育的首要條件。我們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必須要緊緊凝聚和依靠社會民間教育資源,依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實行行業和企業共同參與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促學原則,科學共建,共謀發展。筆者作為申辦職業院校的主要申辦者,感觸良多,因為企業家他們最容易把教育和市場緊緊聯系在一起,可以用企業,工廠,產業等實行基地這些有限的資源,同無限的職業教育發展前景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產、學、研三者一體的職業教育模式,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示范教學建設計劃:2011年大學生就業藍破書中就醫療醫學人才和計算機應用人才亮起警燈和紅牌時,職業教育不能簡單以某種就業現象而左右,就業現象的背后有許多深層次的因素,既有人才市場因素,也有人才制度因素。在職業教學計劃設置中,要根據國家《關于推進職業信息化發展的意見》要求,院校之間要做到有機聯網,師資共享。比如:目前在工程人才、環境人才、電子商務、物通物流、通訊、工業設計、信息技術、社區應用等社會熱門行業人才缺口時,我們的職業體系發展不能一哄而上,示范教學也不能一蹴而就,要優先培育本區域比較成熟成型的師資力量,把德才兼備的優秀師資充實到職業教育子隊伍中來,以點帶面進行樣板式推廣,同時像德國職業教育那樣,建立大區域的職業教育教學聯盟,以減少國家職業教育轉型上的二次浪費。
3.縣以下職教中心計劃:職業教育的可行可圈之處不在于規模,而在于它貼近一線,貼近青年,倡導把職業教育的課堂放在企業、工廠、街道、廠礦是辦好職業教育所崇尚的發展理念,它可以使社會和學校及青年三者間的利益訴求最大化。所以,要把縣以下的職教中心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項中心任務來抓,通過全國職教中心這個紐帶和橋梁,使院校和青年的需求供給形成有機的對接。
4.素質教師培訓計劃:在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建設過程中,一但3+3職教模式形成后,我們面臨的對象是16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的理想之夢正在放飛,人格力量的形成在逐步完善,所以,我們要把堅持師資隊伍建設永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來抓,去教育利益化、功利化、行政化的弊端因素,集合整體教育優勢,努力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優秀,專兼結合,熱愛學生,擁戴青年的高質量素質的師資隊伍。
二、在教育理想的進一步解放中再建青年的核心價值觀
今天的985、211仍然許多家庭和青年學子十年寒窗所期盼的夢想,千百年來“學而優則仕”的“仕第”觀仍然困擾和引領著整個社會學風。當代青年他們身上承載著國家的希望,父母的企盼,他們是實現“中國夢”的締造者,也是社會矛盾的直接承擔者,當社會的進程和腳步越來越快的時候;當社會教育體制還沒有到位的時候;當文前所表述的9種社會表象仍在緊緊裹挾著社會和青年們的時候;當面對畢業于學校,失業于社會的時候,青年們產生了許多的疑問和困惑,他們把更高夢想變成了對現實的企盼。價值誠然可貴,但夢想之路更加艱難。
十八大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吹響了“中國夢”的號角,教育的改革圓了“青年夢”最基本的實現和企盼。“學而優則在業,有業在于樂業”成了青年報效祖國的核心價值觀最根本的價值力量。
中國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建設,承載著青年許多的夢想,在結束本課題的時候,我們要共同懷念一個人,中國教育夢的先驅者黃炎培先生,本世紀初他走遍和考察了許多發達國家的教育現狀,1918年創建了“中華職業教育社”,而對積弱積貧的祖國,失業的民眾,他臥薪嘗膽,立身教育,有官不做,喚醒民眾,報效祖國。
現代化的教育制度的夢想,已經到來,放飛夢想時刻,“青年夢”的實現將為之不遠。
參考文獻:
[1]魯昕.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3-22.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7-29.
[3]江蘇省教育廳.大力實施素質提高計劃,做優做強職業教育[J]. 中國現代技術教育,2005(10).
本課題為2011年甘肅社科規劃辦3批準項目課題,批準號N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