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虹
?
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
李瑋虹
【摘要】目的探討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的綜合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5月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4例為研究對象,均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實施化療,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不同護理實施后療效及毒性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緩解率為85.2%,優于對照組的4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實施后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脫發、神經毒性、腎毒性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P<0.01)。結論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同時結合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少毒性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紫杉醇;順鉑;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護理效果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遼寧本溪117000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肺部原發性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的80%,早期診斷難度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只能采用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1]。紫杉醇聯合順鉑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常用方法,紫杉醇為一種新型抗腫瘤藥物,順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兩者聯合應用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化療實施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會傷及組織臟器功能。因此,結合必要的護理實施,對于提高化療效果、減少毒副作用效果顯著。本研究就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5月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4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35~75歲,平均(55.0±1.3)歲;腺癌10例,鱗癌9例,鱗腺癌8例;初治12例,復治15例。觀察組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齡32~74歲,平均(53.0±1.0)歲;腺癌7例,鱗癌10例,鱗腺癌10例;初治13例,復治1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病理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化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在化療第1天靜脈滴注紫杉醇(135 mg/m2),第1~3天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紫杉醇用藥前12、6 h患者口服地塞米松10 mg,紫杉醇用藥前肌內注射苯海拉明40 mg,靜脈推注西咪替丁200 mg,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身體變化,防止發生過敏反應;同時給予患者必要的護胃、保肝、止吐等治療,21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周期后,行CT檢查評價臨床療效。
1.3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化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1.3.1化療前護理
1.3.1.1靜脈置管準備因紫杉醇局部產生的刺激性大,輸注順鉑時,需對患者進行利尿處理,因此準備靜脈通路尤為重要。化療時盡量選擇粗、直且有彈性的血管,并采用留置針,防止出現藥液外漏而導致皮膚壞死。若患者的血管條件差,可建議實施鎖骨下靜脈置管或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
1.3.1.2化療中的配合注射紫杉醇前應先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稀釋,護士配制溶液時應叮囑患者帶上口罩及手套,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采用紫杉醇專用輸液器,靜脈滴注時間不能少于3 h,并實施床旁心電監護,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靜脈滴注順鉑應采用避光輸液器。聯合化療時,應先用紫杉醇,然后用順鉑,可減少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提高對肺癌的療效。
1.3.1.3心理護理化療前醫護人員需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本次治療的方法及目的,以及化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對應的處理方法,消除患者的緊張,并叮囑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化療前叮囑患者不能過飽或處于空腹狀態,注意飲食清淡,少食多餐。
1.3.2不良反應觀察及護理
1.3.2.1過敏反應紫杉醇用藥后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且多為Ⅰ型變態反應,表現為蕁麻疹、低血壓、呼吸困難。靜脈滴注紫杉醇前應給予患者常規抗過敏藥物,靜脈滴注15 min內滴速為每分鐘10~15滴,并注意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電監護,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若無特殊不良反應,15 min后可適當加快輸液速度,但仍不能超過每分鐘60滴,輸注時間要少于6 h。若患者表現為局部皮膚癥狀、面色潮紅則不影響化療,若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20 mmHg(1 mmHg=0.133 kPa),則應立即停止輸液,保留靜脈通路、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吸氧,并在醫囑要求下進行抗過敏反應。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能使用紫杉醇治療。
1.3.2.2胃腸道反應患者表現為嘔吐、惡心,少數患者出現腹瀉或便秘,化療前給予患者輸注止吐藥物后再輸入化療藥物,調節飲食方式,多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嚴重嘔吐者可采用止吐藥物治療,或肌內注射鹽酸甲氧氯普胺20 mg;腹瀉者口服十六角蒙脫石。
1.3.2.3骨髓抑制發生骨髓抑制后,患者主要表現為血細胞減少。用藥期間注意嚴密觀察患者的血象,每周復查1~2次血常規,化療后72 h采用升白細胞藥物,防止發生骨髓抑制。嚴重骨髓抑制者應將患者安排到單間病房,減少人員探視,并進行隔離,采用紫外線消毒,2次/d,并對患者進行無菌治療,必要時可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血小板計數低者,應叮囑患者注意休息,觀察患者的黏膜、皮膚是否有出血發生,必要時可給予輸注血小板。
1.3.2.4脫發針對術后出現不同程度脫發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解釋脫發的原因,告知脫發是暫時性的,停止用藥后可在1~2個月長出新發,也可鼓勵患者帶帽子或假發。
1.3.2.5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感覺異常及肢端麻木,指導患者化療期間做好保暖工作,并避免受到冷熱刺激,癥狀嚴重者可肌注維生素B1100 mg、維生素B120.5 mg,多飲水,減少藥物毒性。
1.3.2.6腎毒性順鉑用藥后的主要不良反應表現為腎毒性,用藥后給予患者水化、利尿治療,叮囑患者多飲水,并觀察24 h尿量及顏色,加強監測患者的腎功能和電解質。
1.4療效評定標準根據國際通用的實體瘤療效標準[2]判斷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進展,并記錄護理實施后兩組患者的毒性反應情況。
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毒性反應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脫發、神經毒性、腎毒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毒性反應發生情況[例(%)]
目前,臨床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有效化療方案是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紫杉醇是從紫杉樹中提取的雙菇烯植物制品,是一種新型的抗微管藥物,可通過抑制解聚、胃管蛋白聚合,維持微管蛋白穩定,抑制細胞有絲分裂,誘導腫瘤細胞凋亡[3-4]。在化療藥物用藥治療中,因藥物刺激性大,部分患者的耐藥性較差,藥物毒性反應大,用藥療效不佳。因此,對化療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減少毒副作用尤為必要。
責任醫師在對患者用藥治療時,應耐心向患者解釋用藥治療方案的目的、給藥方法、給藥時間、毒副作用及對應的處理措施,化療時安排用藥順序,嚴格控制輸注速度,用藥治療期間實施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加強對患者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神經毒性及腎毒性反應的觀察和護理,及時發現異常并給予對應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有利于患者順利完成化療[5-6]。患者家屬應與醫師做好配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同時結合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減少毒性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時秀菊,陳秋英,朱麗霞.綜合護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和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 10(1):69-71.
[2] 顧莉.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1):66-67.
[3] 陳愛云,孟云.紫杉醇脂質體對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0):28-30.
[4] 孔春建.鼓勵性護理干預在非小細胞肺癌肺葉切除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66-67.
[5] 遲艷飛,楊巖,李妍.康萊特注射液聯合多西他賽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S2):255-257.
[6] 劉景利,高淑榮,肖曉玉.多西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護理對策[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12):123-124.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