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婕 徐 博 張吉俊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班級文化建設
陳鑫婕徐博張吉俊
摘要: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高校班級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培育良好的班級文化是高校輔導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更是全面提升大學生人格素質的重要保證。本文試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的有效路徑,通過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力和班級文化的影響力,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教育;班級文化建設;實施路徑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依托班級、社團等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而班級文化具有滲透性強、影響持久等特點,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有活力,易于為大學生接受。班級文化對大學的影響是全面且深刻的,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相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它以班級為載體,班級里的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內容由班級的制度、精神、物質文化所組成,集體體現為班級內部大多數成員共同認可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心理傾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高校班級是高校最基層的組織,是大學生在校教育基本組織的形式,通過它可以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級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對大學生的發展起到教育、約束、熏陶和激勵功能。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子系統,校園文化建設關系著國家的興衰,而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則是新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引導和培育良好的高校班級文化既是輔導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陣地,又是全面提升大學生人格素質的重要保證,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工程。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必須全面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高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尤其是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去,從而培養大學生樹立并踐行正確的價值觀念,真正激發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
隨著全球經濟文化發展一體化格局的逐漸形成,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影響與滲透愈演愈烈,在這一多元文化發展背景之下,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也勢必造成沖擊,這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努力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使高等學校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區和輻射源。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建設高校校園文化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為高校學生提供精神支持和指導,服務于高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的目標,引導高校學生勤學、修德、明辨和篤實的個體內心修養和愛國情懷、社會良知等社會公共精神。高校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子系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班級文化建設相融合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要求
這一時期的大學生處于思想的塑形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未定形,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對是非的辨別和判斷上也不夠明確,甚至還會呈現出群體性的功利化傾向,注重現實享受,對個人利益得失尤為看重,因此,亟需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加以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時代要求的主體價值選擇。因此,在進行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同時,還需要根據新情況、新任務,使我們的教育工作體現時代性,更好地凸顯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時,由于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對于民族進步與社會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大學生群體的道德修養及文化素質也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意義。
1.注重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地位
班級制度建設不僅要注重規范化,而且更要注意價值觀在制度建設中的引導作用。在班級制度建設中,如班級日常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班委管理制度等,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幫助大學生養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為習慣。一個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集體,必然會是目標一致的集體。只有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才會對班級內同學產生約束力和內驅力,即利用群體壓力直接作用于集體中的每一位同學,使之感受到壓力,進而保證每個成員在學習、生活、紀律等方面,不僅能順從集體利益要求的,而且也對個人自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產生積極的影響。
2.加強班級精神文明建設,激發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動力
借助班級活動形式,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輔導員要通過開展豐富的班會、團課、主題活動形式進行愛國教育、責任教育,引導班級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該肯定的給予表揚與鼓勵,該否定的以適度批評與教育,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能夠指引信念、塑造人格、約束行為和凝聚人心的導向力量。協調好班級里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激發出個人潛能,同時要教育學生在合作中體會集體力量的強大,幫助學生建立客觀的評價標準,學會客觀地評價人和事,與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此外,高校輔導員在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政治傾向、價值觀念和道德水準等,都將成為大學生發展和塑造自我的重要“社會參考系數”。所以,輔導員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讓大學生自覺參與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來。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命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大學的發展著眼于建設中國特色文化的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大學精神家園和良好文化校園的核心所在,是大學教育的使命與靈魂。大學的使命在于追求價值目標。班級作為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加強高校班級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托,也是開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陣地”。班級文化建設應契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引領大學生思想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優化教育環境,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洪杰.新時期高校班集體建設的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 (1).
[2]趙小群.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3]初曉磊.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8-06-01.
[4]劉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05.
[5]新華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 23/c_118674689.htm.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化學與環境保護工程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