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穎
摘 要: 怎樣把我們的日常課堂打造成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課堂呢?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課堂氛圍、教學資源、課堂節奏、學法指導、教學手段等方面做出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有效課堂的生成,使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關鍵詞: 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課堂氣氛 教學資源 學法指導 教學手段
對于所有的小學教師,每節課的可用時間是相同的,都是40分鐘。但是,同樣的40分鐘,不同的老師使用效率卻不一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用時間不等于有效時間。
如果教師對40分鐘可用時間抓得不緊,常常一上課“算舊賬”,過長時間地評講作業,就把寶貴的時間浪費了。如果教師對于課堂上出現的個別紀律問題,停下來處理,不但浪費了時間,還破壞了課堂氣氛,打亂了學生的思路。如果教師課上安排設計不科學,沒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抓緊一節課的前20分鐘組織教學活動,就不能利用好認知的最佳時間。課上形式主義的活動太多,表面上熱熱鬧鬧,同樣是在浪費時間,沒有抓住有效時間。
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課上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那么,如何把課堂教學中的可用時間變為有效時間呢?如何在可用的40分鐘里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營造良好課堂氣氛,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師生雙方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連接起來,使教師傳授的知識、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強烈的內心體驗,教師就必須增加情感投入。教師應給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傾注自己積極的情感,以自身的情感體驗感染和打動學生,從而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氛圍的重要變量,教師的良好情緒和積極情感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教師以自身的積極情緒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師生處于最佳狀態下進行交流,有利于師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都有積極、愉悅的心理體驗,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二、用好教學資源,打造高效課堂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比如,在教學六年級百分數的讀寫和意義時,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這樣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上課時的效率,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這樣不僅能摒棄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還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使學生漸漸關心身邊的數學,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有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資源如果我們能加以利用,那將是很好的課程資源,也很容易被學生接受。比如在教學一年級10以內數的組成時,就可以把日常家人喝酒時的行酒令靈活運用到課堂上,同桌兩人合作?;顒硬粌H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主動構建起一個數的組成,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而且讓學生覺得數學課也可以這樣好玩,從而激發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和利用來自學生的信息,注意挖掘這些信息中能為我們所有的,摒棄那些無用的信息,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三、重視信息反饋,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生生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特別是教師輸出了信息,學生搜集加工得如何,是需要反饋給教師的。教師在回收處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第二次信息的輸出。如果教師不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下一次輸出就會帶有盲目性,失去針對性了。比如在教學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時,教師教學示范之后,要及時了解學生出現的一些不當或錯誤的操作,并及時糾正。只有重視了課堂上信息的反饋,才能減少教學的盲目性,有效控制和調節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注意舉手的學生,更要注意沒舉手的學生;既要注意“對”的學生,更要重視“錯”的學生。教師要多問:“你是怎么想的?”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反饋信息進行回收、加工,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四、把握教學節奏,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節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速度過快,呈現出教師的超前狀況,學生的認知肯定達不到與教師共鳴的速度;速度過慢,呈現出教師的滯后,從而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樣也失去了師生之間的共鳴。教師在新舊知識連接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即概括總結的時候,在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較復雜問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把握教學節奏,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而對一些需要脫口而出的內容,需要反應敏捷的內容,需要聯想豐富的內容,在節奏上就要講究一定的速度。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節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科學的學法指導,打造高效課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备咝дn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數學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要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讓這種主動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要加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這個環節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強化課堂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只有這樣,教師的課堂結構、知識結構得到了重新構建,從而促進了有效課堂的生成。
六、教學手段多樣化,打造高效課堂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像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覺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0分鐘一節課,對每位教師都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努力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創造性地工作,發揮課堂教學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變可用時間為有效時間,真正實現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