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蘭
摘 要: 在新課改制度實施以后,改變了對教學工作的要求,更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鑒于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必須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它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本文以初中體育教學為例,具體分析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的策略。
關鍵詞: 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體育教學 教學應用
初中體育學科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傳統教學觀點中,不重視體育教學工作,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制度實施以后,人們開始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因此,進行有關初中體育教學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將從介紹小組合作學習的概述入手,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希望對于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1.小組合作學習的概述
1.1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進行兩人以上的學習。合作學習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提出的,并逐漸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依照不同的標準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明確各個組員在小組內的職責,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言是有很大幫助的。下面將具體介紹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
1.2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主要是以學生為主,教師起到輔導的作用。這是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也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當今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人人都應具有比較良好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承受激烈的競爭壓力。鑒于此,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應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學生以后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必須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往學生之間的競爭比較厲害,而合作學習則將學生之間的競爭轉變為合作,這可以大大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發表看法,教師不會直接評價學生的看法,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的挫敗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養成互幫互助的習慣,這種良好的習慣將會影響學生以后的發展,對于學生未來人際關系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更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所有的任務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這對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2.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有很大幫助,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難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認識不足,沒有掌握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用的方法。首先,教師誤以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后,教師的工作量會大大減少,從而放松對學生的管理,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最終變成了小組合作游戲。其次,教師在課前準備不足,沒有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制訂教學計劃,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難以開展。最后,部分教師并不認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只是為了應付了事,無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二,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主要是由學生完成教學任務。但在實踐過程中卻發現,學生的表現遠遠不如預期的效果。首先,一些學生不愿意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尤其是成績比較好的一些學生,誤以為采用這種學習方式是比較浪費時間的,所以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因為害怕說錯話而不敢和同學交流想法,使得小組討論無法按預期計劃進行。最后,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自律性要求比較高,但由于部分學生缺少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難以全身心投入。
3.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初中體育學科和一般的學科不同,其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采取合理的策略。
第一,教師要營造輕松愉悅的合作學習氛圍。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比較多,只有在輕松的氛圍下,教師和學生才能進行平等的交流。首先,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在進行分組時應以學生意愿為主,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其次,教師應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和學生討論,觀察學生的表現,從而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果學生有問題,就應積極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最后,教師應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在對學生課堂表現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小組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和小組集體榮譽之間的關系。
第二,教師應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采用多樣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當然,在進行小組劃分時還應尊重學生的想法。但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分組的選擇方案,讓學生自己進行選擇。因為,在和不同的人合作的過程中會碰撞出不同火花,這無論是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還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而言都具有積極作用。
第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教師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有關體育鍛煉的方法,讓學生形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同時,還應借此改變學生對體育的態度。體育鍛煉并不是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在生活中也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可以讓學生將體育鍛煉融入學習生活中。
4.結語
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僅能有效改變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強化初中體育教學效果,還可以改變學生對體育的態度,使得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徐禮云.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在體育隱性課程中的運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195-196.
[2]胡光霞,顧克鵬.德國團隊理論對體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4,12:143-145.
[3]張翔生.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培養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2,04: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