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苗族刺繡不僅以其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于其自身發展創新,更與其他藝術相融合,創造出更具魅力的藝術品。苗族刺繡圖案是表現苗族精神寄托、審美情趣的外在美,其與起源于歐洲的皮雕藝術相結合,兩者相得益彰又妙趣橫生,是藝術設計的創新之舉。本文從苗族刺繡圖案的審美特點和藝術形式入手進行分析,進而對皮雕飾品藝術表現和苗族刺繡圖案融匯于皮雕飾品設計的契合點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思考,以及對這一藝術創新做出獨有的見解,推動其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苗族刺繡圖案;皮雕飾品;藝術形式;審美價值;契合
苗族刺繡作為古老的一種手工藝術,通過以刺繡圖案的方式來體現當下的歷史文化現象,故而有著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苗族刺繡的每一個圖案都對應一個歷史或是傳說,體現苗族人的生活、文化、歷史和情感。
皮雕則是以皮革為主體材料的一種雕刻藝術,通過運用一定的工具,經加工在皮革上反映出所需要的圖案即可。隨著社會和藝術的發展,皮雕藝術品也逐漸趨向于創新、環境友好、實惠等,以滿足社會的需求。鑒于創新,人們開始在皮革上創造苗族刺繡圖案,使得制得的飾品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呈現出多元文化的風格。
1 苗族刺繡圖案的審美特點和藝術形式
苗族刺繡圖案來源于歷史,這使得其內容豐富多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苗族刺繡象征苗族的歷史文化。她們會將家鄉的思念以及家鄉的山水,以圖案的形式展現給我們。第二:苗族刺繡與傳說。將神話傳說以刺繡的方式流傳下來。第三:將蝴蝶、飛鳥、蟲魚以刺繡圖案的形式展現在人們眼前,表達苗族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第四:反應苗族人的生活場景。苗族刺繡取材于生活,其內容豐富,色彩鮮明,樸實大方,很具特色。苗族刺繡在繡制過程中,偏愛與用色彩明亮的線:紅、藍、白等來體現色彩感和色彩效果。古代人們將青、白、黃等色統稱為正色,反之則為間色。苗族刺繡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通過配色使得色彩更加豐富多樣的。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的多樣化和生活的改善,苗族刺繡在選色和配色上也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豐富,使得作品更具特色和神秘感。另一方面,在繡制時結合傳統的刺繡手法,
以線描的方式進行輪廓修飾。雖然刺繡圖案因人而異,但有點卻是統一的,那就是主旨一致。苗族刺繡和剪紙一樣,都有軸對稱的結構和不對稱之分,并且在制作時,通過各種制作手法的應用,使得形象的事物更加逼真和形象化。在刺繡圖案中點、線、面被很好的應用。
2 皮雕飾品藝術表現
皮雕藝術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所用的手法包括兩類:浮雕法和透雕法。其中浮雕指的是在皮革上塑造形象,繡出起伏不平的圖紋,使得圖案脫離材料的平面,給人一種空間美感。透雕則是在浮雕的基礎上,依據想要的文字和圖形,讓其背景部分處于鏤空的一種雕刻藝術。常見的有單面雕和雙面雕兩類,它們具有很強的藝術觀賞性。在依據設計雕刻完工后,接著就是染色、拋光等精加工,通過多次加工和定型制作成別具一格、有創新性、極具美感的皮雕飾品,以供人們欣賞和玩樂
3 苗族刺繡圖案融匯與皮雕飾品設計的契合點
1.苗族刺繡圖案中的紋飾
龍是一種神異的生物,龍的傳說更是中國民間一個文化倉庫。龍也是吉祥的象征,我們也都是“龍的傳人”,因而人們對龍也有一種強烈的崇拜感。同樣的在苗族也是,然而不同的是,在苗族刺繡中龍的形象卻有著不同。她們覺得龍是吉祥的象征,就必須有著千萬種形態,比如說蛇身形態的龍;鳥身形態的龍等等,這與傳統的張牙舞爪的形態有著很大的區別,從而也改變了人們對龍的認識。在我國的湘西,他們認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個個都很崇拜龍,并以龍為力量的來源。在苗族人看來,龍不單單是我們的祖先,更是世間萬物的化身,因而他們認為龍的形態是千變萬化的。在現代皮雕藝術中,受科技創新的啟發,在制作皮雕飾品時也逐漸將龍應用與其中,不僅通過皮雕體現人們對龍的崇拜,更是文化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2.苗族刺繡圖案中的花鳥動物
正如前面所述,苗族刺繡素材取自于與她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花草鳥蟲,例如冬梅、國花牡丹等具象的花卉作為素材,通過將這些常見的與自然相關的形象用圖案的形式表現出來,進一步說明苗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歷史文化的重視以及她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等。苗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她們對生活的態度,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等,都會以刺繡圖形的方式保留下來,流傳至今,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當代人們崇尚幸福安康、長壽、生活美滿,因此,這些理念也作為一種創新逐漸應用與刺繡和皮雕中。苗族刺繡、皮雕藝術以及現代人們對生活的理念三者相結合,并以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其不在局限于傳統的苗族刺繡設計理念,而是更加貼近于現代設計理念。苗族刺繡圖案用于皮雕飾品設計,結合了傳統的刺繡設計工藝和現代皮雕技術,使得更具創新性和新穎性,同時也是美和神、文化和藝術的統一。
3.苗族刺繡圖案中的構圖、線條和色彩
苗族刺繡在構圖上色時,主張暖色調,冷色系的顏色很少使用。在色彩挑選時不受色彩特性的約束,全憑她們對色彩的感覺和喜好,這也是苗族刺繡獨特的風格所在。苗族刺繡在繡制過程中,她們通過調配色彩,使得圖案更加鮮明,令人喜愛。皮雕則就不同了,它是通過對線條的雕刻,著色,使得圖案產生一種鏤空的感覺,更加生動,即前面所述的浮雕特效。皮雕飾品設計時和刺繡一樣,取材也都是和生活洗洗相關的花草樹木、人物動物等形象為主,然后進雕刻,著色,使得圖案更具畫面感,形象化?,F代皮雕飾品設計中,主要的著色手法有干擦、油染等幾種。假設將苗族刺繡中配色的手法應用與皮雕中,再應用特定的工藝對皮革進行拋光,這樣制得的飾品集色彩與典雅與一身,更具美感,因而這個方法值得一試。
四、實例分析
將苗族刺繡圖案應用于皮雕飾品設計中,這個方法極具創新性,改變了傳統的皮雕設計風格。在作品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融入人類的創新技術和審美觀,使作品別具一格,具有獨特性?,F在皮雕飾品設計中,將傳統的設計理念與民族氣息和現代的設計理念和時尚相結合,不僅保留了傳統文化特色,同時也糅合了現代文化特色。下面以苗族刺繡中的龍形刺繡為例進行說明,龍形刺繡如下圖所示:
苗繡中主張龍是非定型的,它可以以各種形態存在,將龍的這種形態和現代皮雕飾品設計相結合,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認可,更是體現了人們對龍的崇拜和尊重。在龍形刺繡制造過程中,再結合以浮雕技術,使得圖形更加形象化,也更加生動;在著色時結合刺繡配色的方法,是的皮雕飾品更具質樸感、神秘感和美感。
5 小結
綜上所述,將苗族刺繡圖案應用與現代皮雕飾品設計之中,創造具有創新性的、別具一格的、新穎的、更具美感的現代皮雕飾品,這不僅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同時也滿足了對時尚的要求。苗族刺繡圖案和現代皮雕飾品設計的結合,其手法多種多樣,活靈活現,也有著傳統藝術手法的獨特之處??偠灾?,苗族刺繡圖案和現代皮雕飾品設計的結合,也是傳統文化藝術和現代時尚的結合,是一次具有挑戰性的藝術嘗試和探索,是的皮雕飾品不僅實用,同時也是極具文化蘊含的一種藝術品。
參考文獻
[1]麻明進.苗族刺繡:穿古引今的民族圖騰[J].民族論壇,2013(7):26-27.
[2]朱熙.淺談貴州苗繡圖案的藝術審美價值[J].大眾文藝,2012(3):180.
[3]黃玉冰.西江苗族刺繡的技法研究[J].絲綢,2011,48(2):43-49.
[4]羅林.試論苗族刺繡的傳承與保護[J].貴州民族研究,2008,28(5):66-70.
作者簡介
姚丹丹(1988-),女,湖南益陽,本科,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專業教師,研究方向:服裝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