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煜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教育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教學發展的要求。新課標提出要轉變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及水平,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一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著手,分析合作學習的優勢,探究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物理 教學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多,但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力度依舊不大。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中,提倡的是統一教學,致使學生缺乏創新性的思維方式,有盲目從眾心理,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課本中的答案,而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團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且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在以往的高中教學模式中,一方面,物理教師往往起著控制課堂的作用,高中物理課堂屬于教師的“一言堂”。由于面臨高考這一門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認為物理知識的學習及解題技巧的掌握十分重要,能夠促進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得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另一方面,學生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沒有進行物理實驗的親身經歷,只是借助教師抽象的講解,增加對知識的認知,以至于學生不能夠深入理解高中物理知識,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信心,影響高中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習能力的下降[1]。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學習的動力所在,只有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興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實現全面發展,而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增強對知識的求知欲,并且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當中,培養交流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合作學習方式,能夠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營造學習氛圍,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同時采用合作學習方式,不僅局限于學生之間的合作,而且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有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展,最終實現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2]。
三、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現合作學習,教師必須及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定位,為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做好鋪墊。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情況,而且要綜合考慮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及學習的態度等因素,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在充分掌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之后,就可以進行合作小組劃分,確保合作小組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避免出現小組水平相差過大的現象,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二)創設學習情境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要學會創設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熱情,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同時,由于高中的物理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要想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就要從實際生活著手,在學習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加入生活化元素,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其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
(三)進行平等教學
高中物理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必須在課堂中營造出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之間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思考,從而使得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能夠更便利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教師要深入學生中,及時發現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所存在的弱點,以便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最終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3]。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高中物理原有的教育教學模式愈發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規律,弊端日益顯現,在高中物理學習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之時,教師需要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創設教學情境,對學生實施平等教學,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團結協作能力能夠得到提高,最終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愛國.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6):17.
[2]周愛軍.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9):39.
[3]李華麗.高中物理課堂中“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3,31(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