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科學公開課中師生之間、周邊環境都不熟悉,學生年齡層次偏小,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心理難免有些緊張、恐懼或不安。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采用輕松有趣的導入、利用舒緩切題的課件、使用合理實用的教具對學生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疏導。
關鍵詞:小學科學 公開課 不良情緒 疏導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科學素質一般包括: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具備進行科學探究所必需的科學思維和方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等。(1)情緒是人對周圍事物的態度體驗,科學公開課往往是借班上課的,老師與學生彼此都不熟悉,又是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如大會堂、多媒體教室、多功能廳、影劇院),學生年齡層次偏小,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心理難免有些緊張、恐懼或不安、焦慮。使課堂氣氛呆滯、降低學生探究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探究學習是在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2)那么作為教師又如何在短短的幾分鐘里,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消除緊張情緒,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充分參與課堂、手腦并用主動探究呢?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認為有以下幾點方法與大家分享:
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心扉敞開。
上公開課時,絕大部分學生很緊張。看到教室里有人聽課,學生的神經繃得緊緊。因此,在與學生初見面的課前三、五分鐘,教師必須要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臉帶笑容就能給學生一種親切感,讓學生感到老師上課是舉重若輕,學生一放松整個課堂氣氛就活躍了。有一位新教師上公開課時一進教室就說:今天老師很高興,首先是因為見到各位同學,其次,我們在這里上課好像上了一個大舞臺,我和同學們都是今天的主角,有這么多老師來看我們的表演,同學們“嗨”不“嗨”?(同學們釋然的會心一笑,很多學生夸張的大叫“嗨”-----!)那么,各位領銜主演,我們大家用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好不好?“嘩”教室掌聲笑聲一片,課堂氣氛隨之而輕松起來。學生敞開了緊閉的心扉,很快與教師達到心理共鳴,為課堂教學作好了鋪墊。
采用輕松有趣的導入,讓學生心入課堂。
采用輕松有趣、扣人心弦的導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思維迅速的進入課堂、緊踏課堂教學節拍。例如在教學人體部位和血液循環時,筆者向學生進行了故事導入:太子丹為了籠絡荊柯幫他完成刺殺秦王的任務,熱情款待荊柯,在一次歌舞宴會上由于荊柯夸贊了彈琴女子的手,“好手、好手,但愛其手”,太子丹便命武士砍下了那名女子的手放在盤子里送給荊柯。說到這里我停頓了,學生們發出一陣噓聲,有的甚至睜大了眼睛特別驚愕,還有的在下面小聲議論起來,等到他們不再說話了,我問到:“離開了身體的手還能彈出美妙的樂曲嗎?”學生們齊聲回答:“不能”。“可見,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把這部分從人體上分離開因為沒有靜動脈貫通而產生的血液循環,這一部分就不能存活和工作了。那么,血液在人體中是如何循環的呢?我們來一起探究!”通過這樣巧妙的導入 ,很好的渲染教學氣氛,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把學生思路在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課堂,為接來來的探究活動打好了基礎。
利用舒緩切題的課件,讓學生心生主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它能融文字、圖片、圖像、聲音于一體,將學生帶進聲色并茂、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計算機多媒體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使靜止的文本和圖畫動起來,使文本產生各種色彩和動態效果。以科學《動物的食物》一課為例,教師創設了這樣的情景:電腦課件顯示出動物園里又來了一批小動物,小兔子,大灰狼……等,這些動物新朋友來了,可是飼養員卻發愁了,因為他不知道該給這些動物吃什么?同學們,你們能幫飼養員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情景一出現,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本課主題,歸納出了動物食譜的特點:肉食性,植食性,雜食性,進而根據食性對動物進行分類: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雜食動物,課進行的很順利,老師只是稍加點撥,學生就帶著學習動力主動地進入學習的主體活動當中。通過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放松學生心情,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積極參與。
使用合理實用的教具,讓學生心醉課堂。
美國教育家克伯屈認為:強調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沉醉于為達到感興趣的目標的努力之中,通過自行設計及操作,獲得有關知識與技能。(3)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對于具體形象的實物比較感興趣。直觀教具因其真實、具體,手可摸眼可看,有的甚至能聞能嘗、能動能靜,特別利于強化視覺功能,調動多種感官聯動,全方位去感知,從而有助于突破難點,促進學生知識點的理解。麥克斯韋說:一次演示實驗所使用的材料越簡單、直觀,學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徹地獲得所驗證的結果。小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具有愛玩、愛動的個性特點。因此,適時地創設一些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如:通過自己制作各種造型的手臂活動模型,激發學生對人體運動研究的興趣,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肌肉在運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體內的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夠完成各種運動,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生獨立自制手臂活動模型教具的熱情很高,造型也是各種各樣:有勝利的手勢、“OK”的手勢、各種模擬動物投影造型等等。各種教學用具,尤其是師生自制的教具,讓學生心情愉悅,陶醉于課堂。
在小學科學公開課過程中,如何與學生溝通,對學生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疏導,克服焦慮、恐懼、緊張所引起的注意力缺乏,動機不足,導致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低下等狀況(4)。選擇怎樣溝通方式,可謂是各師各法,各有不同。但他們相同的是,師生之間的信息溝通、情感交流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完成的,猶如聊天一般,彼此沒有心理負擔。讓學生因為環境、教師等內外因素產生的緊張、不安等不良情緒煙消云散,教師以獨具匠心的設計,細膩靈活的誘導,將學生推上自主學習、交流的舞臺。學生自始至終置身于教師為其創設的情境之中,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質疑等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改稿)》。
[2]美國施瓦布《作為探究的科學教學》
[3]克伯屈。《教學方法原理》王建新譯。
[4]郭德俊等.《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