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方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提出了“生本課堂”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之上盡情發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在課堂實踐中也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如何完善小學數學課堂生本教育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教學;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17-01
“生本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它提出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教少學多,不教而教,以學定教。生本課堂教學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核心宗旨的教學。如今,生本課堂教學逐漸完善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特色的教學方式。下面本文就談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生本課堂教學”
一、讓學生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愛伊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興趣很重要,能夠推動學生自發地進行學習和研究,不斷探索。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仔細觀察、自己動手對于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興趣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硬紙板剪出幾個三角形,然后將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圖形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感知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聯系和不同,通過拼圖形、折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感和操作能力,同時對于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在學生的動手操作工程中,課堂上會形成一種積極討論、交流、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這種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具有促進作用。相較于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使其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
二、設計課堂導入
生本課堂是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因此,課堂導入也應當在此教學理念下進行設計。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課堂導入的設計可以以情境的設計為載體,將所學內容通過新鮮、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例如,在《平行和相交》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向學生呈現了幾幅圖畫,要求學生找一找畫中哪里出錯了。圖畫中,一輛汽車下的車轍是相交在一起的,火車的軌道兩側是相交的,剪刀的兩半變成了平行的等等。學生看到許多與生活中不同的事物,頓時開始了熱烈的討論并舉手發言。教師在學生發言完畢后又提問,這些地方為什么錯了?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熱情高漲,有人用了書中“平行”與“相交”這兩個詞來回答問題,教師趁機導入課堂,向學生解釋“平行”與“相交”的定義和特點,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都非常投入地聽課。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自控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響。因此,很多時候學生很難在上課之初就認真地聽講。當學生終于進入課堂,往往就已經過去了五六分鐘,課堂內容已進行了一部分,學生也很難再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好的課堂設計不僅能夠避免這一情況,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開放課堂學習的空間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課堂為學生的認知提供了保障,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情感。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只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才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效率。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本身擁有極強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教師理應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質疑。譬如說在講到整除相關的知識,學生在學會并且充分掌握2和5整除數特征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主動去探索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但是由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在探索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或者紕漏,有的時候也難免在結論方面囫圇吞棗,并不能夠正確解釋其中的道理。在這種情形之下,教師不可以直接予以其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要為其指明探究的方向,這樣一來就會將學生的思維極大地拓寬。事實上,如果離開了較為開放的課堂學習環境,那么學生就不能夠從學習當中探索出有效的方法,也不能夠和自己的同學做好交流與合作,以至于學習活動完全被孤立起來。
四、引導合作探究學習
合作探究學習,是教師在課堂上指導進行分組探究的一種學習方式。這是生本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內容是集體探究解決個體自主探究中尚未解決或比較模糊的問題。流程是:梳理問題→小組合作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匯報。探究小組成員一般按優良中差或優良中中搭配。選出成績優秀,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為組長,組長的任務有分工、協調、幫助、評價等。分工是指確定一、二、三、四發言人的任務,小組交流后選擇一個問題再進行討論,準備班級匯報。小組的第一發言人一般為不善于發言或程度較差的學生,優秀者一般最后發言。協調是指在分工的過程中,有的任務不能充分發揮某個同學的特長,他有要求承擔其它任務的愿望時,這時組長要協調;當組內同學長期承擔一種類似的任務,還需要培養他其它方面的特長時,組長要協調。所以隔一段時間就要求組長根據實際情況調換組員所承擔的任務,讓每位同學得到多方面的鍛煉。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探究小組,面向全班發言的任務一般有:①我的例子是什么?②我的解題方法是什么?③解題時要注意的是什么?④我不懂的問題是什么?
構建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要求,生本課堂為學生提供了積極向上的良好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構建生本課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靈活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緒生.生本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1(22):66.
[2] 姬 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