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健
摘 要:綜合性評價是指在課堂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各小組的道德紀律,課外活動,生活表現等因素進行全范圍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實施策略;評價;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73-01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教學實踐,成了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創造主動參與的機會,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提高學習效率。在交流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學會容納他人的觀點,養成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長,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學習方式,不要復雜化,更不要神化。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建設是保障,靈活實施是關鍵。
一、學習小組機構建設
1、學習小組的分組應遵循異質編組,同質結對,組間平行的原則。即在性別、學業、性格等方面具有異質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6個人最適合。班額大的班級可以8人一組。各小組之間盡量保證同一水平。這個工作一般由班主任來完成。小組成立以后,小組內再成立學習對子。這時首先考慮學習成績,把學習成績相同的學生結成對子。這個工作由任課老師完成。一個小組內各學科的學習對子可以不相同。小組合作學習中桌椅的排列方式既有利于交流又有利于聽講即可。
2、每個小組選舉產生小組長一名,全面負責小組工作。組長任命各學科學長,保證每個人都有任務。學長負責本學科的有關事項。小組長任期為一個學期,使小組團體每學期都有新氣象。
二、學習小組文化建設
把學習小組建設成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小團體,務必重視小組文化的建設。
1、小組確定“組名”“組名”要有個性,具有一定的含義。
2、小組制定“組訓”“組訓”是小組的精神旗幟和行動指南,應當成為小組成員的“座右銘“。
3、小組制定“組規”。“組規”應從小組實際出發,簡明扼要地表達小組成員的行為規范。體現小組的奮斗目標。
4、小組制作“組牌”。“組牌”內容包括組名、組訓、組規及小組成員名單。
5、小組培訓。班主任通過班級會或小組會議,講清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了解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對當前和將來發展的重大作用。任課教師根據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科特點,編寫一份“課堂教學流程和學習要求”,讓學生明白課堂教學各個環節中的任務和要求,懂得小組學習中的責任和義務。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要領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一下五大要領。
1、組織得力,引導合理。組織學生,引導學生是老師的工作的重要一項。課堂失去了組織和引導,無論采用怎樣的方式都可能變成“鬧劇”。教師要加強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教學技能,靈活駕馭課堂,積極有效引導,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環境寬松,氛圍和諧。合作學習需要輕松、自由、和諧的環境。這個環境由師生共同來創造和建設。它需要老師的策劃、組織、引導能力和學生的積極向應的和覺悟保持的良好行為。
3、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小組合作學習必須明確學習什么內容,訓練什么能力,體驗什么情感,多長時間內完成。學習若沒有目標就缺乏動力,沒有任務就缺乏行動。具體操作時,老師明確交代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做好引導和動員。小組長根據目標和任務組織小組進行具體落實。
4、方法得當,學習有效。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必須講究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一般經過自學——討論——展示的三個階段。實施合作學習必須以獨立思考,認識自我,生成問題為基礎。這樣才能參與討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同學,提高自己。合作學習時,先進行學習對子之間的交流,然后再組內開展討論。這么做既保證了學習速度有保證了學習質量。討論與展示是分不開的。討論需要開口說話,動筆寫字,動身表演就成了展示。有了展示才有交流和提升,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5、評價準確,總結全面。好的評價是“激勵武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中,即時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的結合是簡便易行的評價方式。
即時性評價是指隨課堂評價。即時性評價具有評價及時、方式靈活、針對性強等特點。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模式和學科特點制定“小組學習評價表”。再通過觀察,抽查,檢測等手段對小組團體進行評價,打分。“小組學習評價表”的“備注欄”內記錄小組成員的個別情況。下課時全面總結,提出表揚和建議。
綜合性評價是指在課堂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各小組的道德紀律,課外活動,生活表現等因素進行全范圍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般用小組的自評和小組之間的互評方式進行。課程多的學科每周進行一次,課程少的學科每月進行一次。最后,根據總分數選出兩個“最佳小組”,張榜公布,樹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