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瓊
摘 要:在如今中國學生中,英語“學得好”的人很多,但這種“學得好”基本上只是紙上談兵式的,到了實際需要應用英語的場合,可能大部分“學得好”的人都要敗下陣來了。要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需要從初中開始就將英語教學的中心轉移至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上來,這不僅僅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也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思維與學習方式。本文將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英語應用能力;自信心;興趣;語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95-01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但是現在的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卻似乎并沒有放在其實踐及應用能力上,更多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習語法等發面。也許他們可以寫出沒有任何語法錯誤的句子,也許他們也能對某個英語知識說得頭頭是道,但是一旦到了要需要應用英語的場合,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成了“啞巴”。造成這種“啞巴式英語”狀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是我國的英語教學方式,當然,這其中正式開始學習英語的第一階段(初中階段)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要提高我國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必須從初中英語教學抓起。以下是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幾點建議與探討。
一、提高學生自信心
許多英語成績很好的學生無法順利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說,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自信,在說出一句話之前,他們往往要在頭腦里反反復復斟酌好幾遍,確認沒有任何語法錯誤了才敢將其說出口。這要是在寫英語作文那當然沒問題,作文中的句子當然是寫的越漂亮越好,多推敲一下自然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是你在跟別人說話,沒說一句話你都要在那磨蹭半天,估計你說出來的話再漂亮對方也已經沒有耐心了。所以在突破中國學生無法將英語說出口這個難關時,首要而且必要的一件事就是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學習過李陽英語的人基本上英語交際能力就會變得很強,而為什么經過課堂上老師嚴格培養出來的學生卻始終無法將自己的想法用英語表達出來呢。差別就在于這兩種教學所強調的東西有很大的不同,李陽英語提倡的是“speak it out”,不要過多地去斟酌一句話有沒有語法錯誤,也不要羞于你發音的不標準,總之想到什么就立刻把它大膽地表達出來;而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總是習慣于告訴學生哪里出現了語法錯誤,久而久之,學生也不敢輕易地講英語說出口了。
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要提高對英語的應用能力自信心是首要的培養目標,但并不是說自信心就足夠了,當然還需要對這門語言進行勤奮的學習,要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勤奮地學習英語,就需要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來支撐這一學習行動,所以我們還需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可以適當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游戲環節、設置一些應用場景,這樣能夠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所學知識,當然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影響學生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邏輯性,才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語言表達中既要注意準確性、又要使其富于藝術性、要有感召力,尤其是英語教師應講究語音、語調、節奏的抑揚頓挫,要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來幫助對語言進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強烈地吸引學生。有些演員在表演時,什么道具都沒有,卻能把觀眾的心緊緊抓住,這就是語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更要做到語言形象、生動和直觀,而且運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
三、為學生創造英語應用小環境
也許我們的學生學了十年的英語卻沒辦法開口說一句話,但是如果你把他放到一個使用英語的國家兩個月,他的交流能力將得到質的飛躍,他也許不能說出像外交官那樣的一口漂亮英語,但是日常的交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說應用環境是促使一個人英語應用能力進步的最大推動力,我們當然沒法提供英語語言大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創造英語應用小環境,讓學生在這個小環境里練習自己的英語口語,提高自己對英語的掌控能力。
四、重視語感的培養
語感是在吸收外部語言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逐漸完善的心理機制。它是對饋入語言信息的正確譯解、儲存和反饋,亦即在吸收相干信號過濾非相干信號的言語輸入(與聽辨和閱讀理解等接收性能力有關)和在直覺中遵循語言規則,準確無誤的言語輸出(與說與寫這兩種能產性技能有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高度敏感而又十分穩定的心理素質。
許多學生對外語語言材料的聽讀理解在許多情況下都是靠譯成母語才完成的,而在用外語表達自己思想時也大都是靠把想好的意思由漢語譯成外語再說出來或寫出來。這樣的就在無形中加重了學生在應用外語時的負擔。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語感的形成。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生當然是主體,但是作為學生英語正式入門的引導者的中學教師,也具有很重要的責任。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英語大聲說出口是說好英語的關鍵;然后還需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他們才會自主地去學習英語,自主學習的效率將會比被動學習的效率高很多;基于英語應用環境對英語學習的巨大推進作用,中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場景,讓他們在具體的應用環境中取得進步;最后還需要注意對英語語感的培養,良好的語感將使英語學習的過程變得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范存忠、解楚蘭:《語言的習慣與語言的感覺》(上、下),《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雜志,1982年第1、2期.
[2] 楊連瑞、湯成雄、胡士田主編:《英語教育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年1月.
[3] 胡文仲:《語言習得與外語教學—評介Stephen D.Krashen關于外語教學的原則和設想》,《外國語》雜志1984年第1期,第1-7頁.
[4]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