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在兵
摘 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處于學習的起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構成部分主要是拼音、漢字和閱讀,知識結構簡單、形象。游戲教學法是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課本中的內容、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它不僅能把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在愉悅中主動參與學習,還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從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入手,具體分析如何將游戲教學法正確地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11-01
小學學生處于思想教育的啟蒙階段,學生對未知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理。而小學語文教學更是一切其它教學科目的基礎,利用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進行教學,能夠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以及愛玩游戲的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對知識進行理解掌握,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用游戲教學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筆者通過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交頭接耳、睡覺走神以及搞小動作的想象比較普遍,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一旦下課,學生便恢復了活力,變得生龍活虎,在教室、操場玩的不亦樂乎,每個學生的臉龐看起來都洋溢著滿足和快樂,與課堂表現完全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在課堂對學習內容沒有學習興趣,許多專業知識是老師強行灌輸的,并不是學生想要學習的內容,導致學習興趣降低,從而缺少學習積極性??隙ㄓ泻芏嗳藭J為是因為教學內容缺少一定的趣味性,枯燥乏味。但是通過實際教學筆者可以了解,近年來我國教材針對趣味性以及探索性相比過去已經有了很大改善,許多知識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直白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而是更加的生活化,很多教學內容都已非常幽默的形式呈現出來。造成教學質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雖然教材在改進,但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還是沒有跟著教材一同改進,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以一種主動探索的方式存在的,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卻是老師不考慮學生的想法,一味的強行施加給學生,自然會造成教學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勢在必行。
二、游戲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1、注意激發學生興趣
一個良好的課堂開端會給學生帶來別樣的體驗。很多時候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缺少必要的導語和鋪墊,老師往往是上來就開始給學生介紹各種的詞語和句子,然后開始做練習,在課后的時候布置大量的作業。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的教育,教師在黑板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雙方的交流融合太少。而一個良好的導語可以再瞬間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以課文《夏天的衣服》為例,我們就可以實踐游戲教學法:可以先找好小猴子玩具等,放在購物籃里,讓兩個人一組,請小學生幫助小猴子進行衣服的運送,然后很快地回來交給小猴子。很多的小學生都是活潑好動的,在短暫的游戲之后,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了游戲狀態,教師可以趁熱打鐵,進行新授課內容“夏天衣物的認識”教學。
2、妙用角色表演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小學生對于某些課文往往不感興趣,在聽課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出現各種走神,甚至是打瞌睡,總之課文的聽講并不是那么的認真,而教師如果是一味地提醒責罰,效果其實并不好,學生下次還會繼續犯錯誤。所以,在某些課文講解的時候,不妨提前透漏給學生這節課會有個小節目、小表演,引起了他們足夠的興趣。在課堂中間的適當時機可以讓它們起到緩解審美疲勞的作用。比如,在講課文《貓》的時候,我們不妨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模仿貓的神態和叫聲,很多學生會津津有味地高一聲、低一聲叫起來,課堂就會顯得很是生動。教師精心設計的游戲能幫助學生學習各種單調的內容,讓學生學會把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對文本的解讀有機地結合起來,與此同時調節了課堂氣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布置作業游戲
目前的小學生往往被大量的題海和作業所淹沒,整天地把大量的時間都消耗在作業上,這是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所在。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競爭從小學生就開始了,他們被迫地放棄了游戲的快樂,整日地重復著字詞句、段篇章,語文對他們來說完全失去了興趣的所在,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而教師可不可以布置一些“游戲作業”呢?比如,在課文《武松打虎》中是不是可以讓高年級小學生作為課后作業進行模擬,這樣既可以讓他們欣賞到一次酣暢淋漓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對武松形象的認識。教師可以不斷地加強指導,提示給學生各種動作,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這樣的作業對他們來說顯然興趣會更加濃厚,達到了其他方式所沒有的效果。
4、借助節日拓展課堂
目前,在小學階段最為盛大的節日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教師不妨借助這個節日進行另外一種形式的“語文”教學??梢赃x取那些朗朗上口的課文編成兒歌,課文的選擇就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使用策略文/崔珍珍摘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處于學習的起始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構成部分主要是拼音、漢字和閱讀,知識結構簡單、形心理特征,要注意主題的簡潔、思想的純正,最好能夠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在歌詞上應該順口、押韻,富有感染力,適合閱讀背誦,這樣通過游戲的編排可以激發他們對課文的興趣和理解。如果教師有精力還可以參照一些課文進行舞蹈的編排學習,形象、簡單、明朗的形象都會給他們帶來深刻的印象,對于課文會更加地了解,鮮明的節奏感、準確細致的動作都會帶來強烈的情感體驗。
總之,小學的語文游戲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門復雜的藝術,運用游戲教學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但是也需要教師積極地把握難點和重點,讓學生感受到切切實實的精彩,保持對于語文的興趣,達到樂學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杜草勇,商金林.丐尊論語文教育[M].1版.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04.
[2] 李沖鋒.教學技能應用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