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廷瑞
摘 要: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說話、識字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結合實際,對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展開論述,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68-01
如果說學生的知識結構是一座矗立的大廈的話,那么低年級這個起始階段則鑄就了這座大廈的基石。低年級語文教材除了語文文字訓練之外,還蘊含著許多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內容,不僅圖文并茂還色彩分明,是孩子們喜愛的圖書。
新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喜愛讀書、愛護圖書、學習基本的讀書技能,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能用初步的讀書方法和經驗讀書,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感受課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優美語言,并樂于與人交流。成功的課堂教學完全可以負載起培養低年級學生各方面優良素質的主要任務。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切實過好認讀關,以句子為單位進行認讀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課文識字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認讀生字詞。在初學課文階段,我總是拿出大段時間讓學生反復認讀生字、詞,要求學生與生字緊密接觸,從而達到識記生字的目標,為下面的導讀掃除障礙。
此外,要以句子為單位進行認讀。首先在教課時,讓學生認識逗號、句號以及二者的作用,并教學生認識自然段,開頭空兩格的地方為自然段的開始,每個自然段由幾句話組成,這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基本功的訓練決定著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千萬不要忽視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二、注重語感的培養
語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保證,也是一個學生能夠進行有效閱讀的前提,但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感比較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反復朗讀,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強學生對課文情感的把握,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教師的范讀,激發學生的樂讀
課程標準界定: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實踐活動、教學應遵循教材要求,課前按“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做好準備。課堂中給學生做好示范,教師用流利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地朗讀,使學生由聽老師讀,再自己仿讀,再以領讀引導學生讀,鼓勵學生試讀,達到學生愛讀,并積極主動讀的目的,也可采取齊讀、個別讀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這時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都想展示自我。
四、注重情趣
1、導入激趣。這一環節,老師精心設計每篇課文的導入,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表演激趣。愛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通過邊讀邊演的方式可以使語言和具體的形象緊密相結合,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語言的形象。此外,學生在讀讀演演中就可以輕松地突破教學難點,如《狐貍和烏鴉》一課教學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語氣也掌握得很好。
3、課件激趣。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多媒體課件在此作用顯著,好的課件可以化靜為動,點石成金,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盡管很多文本的文字非常優美,但是課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讀書還是顯得有些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課件輔助低年級閱讀教學。多媒體課件中的聲音、視頻以及圖畫讓課文文本更好地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五、注重閱讀訓練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依賴教師進行的有效的指導和訓練。
1、默讀。默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教師應限定一定的時間進行默讀訓練,并引導學生遇到問題時借助工具書進行解決,鼓勵學生邊看邊思考。
2、略讀、泛讀、精讀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典型的、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的閱讀材料應進行精讀指導,教會學生掌握精讀技巧。但由于教師的精力有限,還應鼓勵學生進行略讀和泛讀,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度,采用順讀的方式,主動篩選信息,提高閱讀效率。
六、在互動中調動學生的閱讀思維
如學習《狐貍與烏鴉》這篇寓言故事時,可以換種角度讓學生說說他們從狐貍身上學到了什么?對烏鴉被騙的現象又有什么樣的感悟?這樣,學生不僅知道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能說會道也是一種能力等道理,使閱讀思維實現發散而創新。
七、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培養學生積極閱讀的興趣,強化閱讀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多搜集一些小學生的閱讀素材,尤其注重閱讀的趣味性。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孩子自主尋求可閱讀的文章,增加學生對閱讀的參與感。引導全班學生一起朗讀,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還可以在學生閱讀前,對文章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使學生閱讀起來更專注。當學生閱讀完成后,可以展開集體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并給予肯定。教師還可以在閱讀課上通過不同感官刺激,來深化閱讀的效果。
總之,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起點要低,多讀少講,注重情趣,一步一個腳印地引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扎實的閱讀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麗蘭.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5(07)192.
[2] 姚 江.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5(06)166.
[3] 陳 婕.低年級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探討[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