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傳染性鼻炎臨床癥狀及防控措施
疾病一直是困擾養殖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雞傳染性鼻炎近幾年有上升趨勢,本文根據濟源市的發病情況,對傳染性鼻炎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以及病理變化做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1.1此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發病雞以及康復后的帶菌雞,不同品種和年齡的雞均易感,但1周齡內的雛雞對此病有較強的抵抗力,1~4月齡蛋雞群發病最多,育成雞、產蛋雞發病較多。雞群產蛋期發病會降低產蛋率,對養雞場的經濟效益影響較大。育成期發病后,如果治愈及時,對后期的產蛋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1.2感染途徑主要是呼吸道,以直接接觸與飛沫傳染為主。雞舍通風不良,飼養密度大、空氣中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硫等含量過高、氣候突變、營養缺乏等應激都會促進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生。
1.3雞傳染性鼻炎的發生具有季節性,秋末、冬季流行嚴重,特別是冬季,氣候寒冷,雞舍因為保溫導致通風狀況不佳,空氣污濁,發病率高,傳播迅速,疫情嚴重。
1.4傳播速度快,一個雞舍發病就會迅速傳遍全場。容易反復發作3~4次,對生產性能的影響大,死亡率高。
發病初期,病雞的癥狀不明顯,僅出現打噴嚏、流水樣鼻液。隨著病情的發展,鼻液變得黏稠,鼻孔中有黃色結痂,病雞常頻頻甩頭。部分雞的頭插在翅膀下,精神委靡不振。如果病雞面部發炎,一側或兩側的眼周圍組織腫脹,可以引起失明。到了后期口腔、腭裂上有干酪樣物質。病情嚴重的,可以誘發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發炎,導致呼吸困難,有啰音。病雞體重逐漸下降,產蛋雞產蛋下降,一般下降幅度為20%,公雞的肉髯腫大。少數病例,還可能發生副嗜血桿菌性腦膜炎,表現急性神經癥狀而死亡。
寒冷潮濕的季節,氣溫突然改變、雞舍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多種維生素的缺乏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當健康雞吸入病雞噴出的含有病菌的飛沫時,亦可感染本病;也可以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和用具而傳播。
主要是面部、眼瞼、肉髯明顯水腫。鼻腔充滿大量黏液,竇內有滲出物,竇黏膜充血腫脹。發生結膜炎時,結膜充血腫脹,內有干酪樣物,嚴重的可引起眼睛失明。產蛋雞輸卵管內有黃色干酪性分泌物,卵泡松軟、血腫、壞死或萎縮。
5.1做好雞舍保溫和通風的協調是控制傳染性鼻炎的關鍵。夏季雖氣溫高,但也要盡量不讓風直接吹著雞的身體,靠近雞群的進風口處要安裝遮擋物,以免雞群吹風受涼。做到通風和保溫協調。
5.2注意飼養管理,保持適宜的溫濕度,避免寒冷和潮濕,雞舍不能過度擁擠,飼料中維生素A的含量要豐富,提高雞群的抗病力。
5.3做好雞場的凈化工作,逐步淘汰陽性雞,建立健康的雞群。凡發生此病的種雞場,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凈化制度,確保種群健康;同時做好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糞便,保持舍內空氣清新。
5.4發現患病雞及時隔離,采取有效措施對癥治療,并對發病雞舍、用具、設備徹底消毒,病死雞以及污染物都要做無害化處理。
5.5定期接種疫苗預防,一般在雞只21~42日齡時首免,常用的疫苗為雞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菌,劑量為0.5 ml/只;120日齡左右,加強免疫,皮下注射雞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菌,0.5 ml/只。
治療此病的原則為“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杜絕擴散傳播。對于產蛋期的病雞盡量采用毒性低、無藥物殘留的藥品,不處于產蛋期的可以用復方新諾明、泰滅凈、磺胺間甲氧嘧啶進行治療。
6.1針對病重雞,可采取紅霉素0.05%~0.02%飲水,連用3~5 d。土霉素0.1%~0.2%拌料,連續應用3~5 d。還可以肌內注射鏈霉素,用量為100 mg/只,每天2次,連用3 d。
6.2雞群中大批發病時,可以用鏈霉素飲水,成年雞用量100萬單位/kg水,6周齡以下的雛雞用量為50~60萬單位/kg水;對于個別病情嚴重的,可以隔離飼養,肌注8~10萬單位/kg體重,每日2次,連用2~3 d,然后放回大群飲水。還可以用復方泰樂菌素飲水,用量為2 g/kg水,連續飲藥水5 d,療效顯著。
459000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卜凡亮胡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