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喆(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武漢430200)
?
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現象
蔡喆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湖北武漢430200)
摘要:一直以來,通過教師教學接觸英語是學生的主要途徑。但學生成長過程中,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不斷普及,如今學生接觸英語知識的渠道更豐富,途徑更多元。當前英語已經與歐美文化一起傳播進入學生學習體系,可以說英語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文化元素,更多的發展成為一種先進文明的代表和象征。隨著多元文化融合進程加快,如今各種文化之間融合,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方向。通過對現階段英語教學開展的具體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存在課堂定位不清晰,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夠,忽略了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度融合等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茶文化現象;多元文化;文化融合;教學體系
文化體系主要通過文字、語言進行繼承和發展,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具備這兩要素,才有可能實現體系化傳承。隨著全球文化發展不斷升溫,文化多樣性就成為整個文化現象中最重要的部分,世界上先后興起了涵蓋各地區、各種族的文明體系。隨著全球交往程度不斷加深,如今各種文化已經形成了深度融合、體系化借鑒的發展格局。事實上,教學一直都是教育學生體系化了解其他文明的重要途徑,而英語課程中所教授的歐美文化更是目前整個多元文化體系中的領軍者,也成為學生爭相學習的內容。
英語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課程。當前教育體系中,所有學校都開辦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英語教學體系,同時也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參與其中。同時英語也是學生考試、升級的重要考核指標,因此這就使得所有學生都必須充分重視英語學習。但從實際教學狀況上看,目前學生之前的熱情和實際學習情況差別大。通過總結英語教學狀況,可以發現其問題表現為:
1.1 教學思路落后,缺乏全方位視角教學理念
多數學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仍然采用舊的英語教學模式,就是由老師完全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內容的模式。在整個教學課堂上,缺乏師生互動。英語教學基本表現為:老師講解,學生記錄的狀態。受這一落后的思路影響,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保持足夠的積極性參與到英語課程的學習中。此外,英語學習的知識只是課本內容和考試要求,缺乏對其他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整個英語教學理念缺乏全面開展視角。
1.2 缺乏對學生興趣的有效融入,教學內容單一
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在教學內容的具體選擇上,缺乏對學生具體興趣的充分考慮與把握。使用的英語教學內容多為英語教材,缺乏新意。教學開展的基礎是素材,可以說,教材對教學活動的效果有直接導向作用。盡管現階段英語教學的教材內容實現了有效革新和豐富發展。但從培養需求和學生興趣上看,所用的素材仍存在差距。各個階段開展英語教學使用的教材仍為教學類文章,忽視了人文素養內容的全面融入。此外,當前整個時代變化快,因此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素材,但多數學校在教材更新上也存在滯后。可以說目前整個教學內容極為單一,未能有效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特別是忽略了對茶文化內涵的具體融入。
1.3 教學活動存在依賴課堂現象,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不夠
現階段,開展英語教學的最重要要求就是要學生形成豐富發展的全面素養。然而目前英語教學,存在依賴課堂、文化素養滲透不足等問題。英語教學,只有貼近學生,結合社會需要,才能從根本上達到人才培養目的。但當前很多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缺乏足夠重視,許多學生并不了解人文素養的具體內涵和知識,因此,從事實上看,英語教學的具體效果并不理想。尤其重要的是未能將以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當中,缺乏對茶文化的有效融入和繼承,是目前英語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而這一現象也是亟需我們解決的問題。
多元文化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是繼承和學習民族文化,這是教育的基礎。民族文化是我們學習多元文化的核心和關鍵。多元文化不斷發展,而且在未來,文化交流、借鑒將進一步深化。因此,文化融合將成為教育的關鍵。而英語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結合多元文化,開展教學改革,顯得極為重要。茶文化和英語文化都是整個多元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將兩者相結合,必定能為英語教學效果改善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將茶文化的內涵融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將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實現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無論學生具體學習成績基礎如何,教師都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茶文化,充分展現茶文化的魅力,提升整個教育的價值與內涵。在構建融入茶文化的英語教學活動時,其價值首先在于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引導。尤其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實現英語教學的效果與目的,必須讓學生樹立相應的學習興趣。其次,融入茶文化的價值在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活動能得到充分理解。融入茶文化,學生接觸了更多內容,實現了自身學習活動的有效豐富和全面發展。
傳統英語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學環境過于封閉,因此未能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給與全面關注,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培養和學習實際上是缺失的,即使作為我國傳統文化核心和典范的茶文化也不能予以全面融入。可以說以往多數英語教學過程中,茶文化是缺失的,而茶文化中包含的內涵和理念,是我們在培養學生時應該結合融入的內容。通過在教學活動中融入茶文化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美與內涵,從而實現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全面素養的有效培養。
此外,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想要實現教學效果,就必須對學生實施動態培養的教學思路,給學生足夠學習、成長、發揮的空間。實際上,動態培養的教學理念,就是指整個教學活動,堅持在學生全面成長背景下,所實施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學生成長和進步需要文化積淀,這一積淀和內涵指的就是人文素養,當學生形成了相應的人文素養內涵時,就能為自身發展進步提供動力。一直以來,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其對英語課缺乏融入性。如果能夠將多元文化內容融入其中,將讓學生感受到更有趣的課堂教學,從而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性更積極。可以說,將茶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過程,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思路和過程,同時也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了更大樂趣。從而為整個英語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逐漸開始重視對傳統文化進行體系化挖掘和融合,一時間越來越多的課堂中出現了更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茶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過有效介紹茶文化,整個英語教學體系中涌現了一系列茶文化現象。這不僅使得我們整個教學體系更加完善,也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內涵得到了有效培養。
3.1 轉變教學方式,革新教學理念,深化開展英語教學
在多元文化發展應用不斷成熟的今天,以往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特點,更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因此,轉變教學方式,革新教學理念,就成為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首要要求。當前英語教學活動中,必須以豐富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為前提,通過積極鼓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自我探尋知識內容,從單一的考試目標教學發展升級為融入學生樂趣和成長理念的教學方案。通過對英語教學內容和要求進行準確定位,從而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形成全面素養提供充實基礎。針對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茶文化教學缺失的現象,有重點,有突出的實施教學變革。
3.2 豐富教學素材,融入茶文化內涵
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選擇以茶文化的豐富內容為切入思路,這不僅是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所決定的,也是培養全面綜合人才的必然要求。想要達到英語教學目標,必須以教學素材的豐富為前提。不僅要鼓勵學生主動尋找自身感興趣的內容,融入學生樂趣,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同時老師也要學會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廣茶文化,完善學生掌握人文素養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學習融入茶文化內容。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象征,是我們必須堅持繼承和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有效學習茶文化,將為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提供有效的素材。
3.3 關注英語教學與茶文化融入的實際效果
英語雖然是一門學科,但其前提是一門語言,因此,學習英語的重點和核心在于具備豐富、體系化的學習知識,所以想要有效改善現階段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就必須注重完善英語學習資源,將所有能服務教學,服務學生提升的知識都進行體系化融合,通過充分挖掘文化的價值和內涵,在結合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將茶文化知識與學生學習緊密結合。通過英語知識的極大豐富,為學生學習、進步提供充足保障。實際上,茶文化不僅在我國有,英美地區也有相應的茶文化,而且由于形成背景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之間存在極大的差別,所以可以將這些內容都融入到學生的英語學習中,通過學生具體的學習,讓其感受到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區別。通過教學資源的有效梳理,將其融入到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具體反饋,及時修正教學方案和內容,確保融入的實際效果。
隨著教育技術發展不斷成熟,如今有關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也逐漸完善,除了應用發展信息技術外,將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當前我們開展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包含的道德理念,價值觀念,是我們培養學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此如果能夠將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那么將為整個英語教學效果改善提供重要支撐和幫助。正確認知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現象,能夠為我們改善英語教學效果,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內涵產生重要作用和影響。
參考文獻
[1]張玉芬.融入多元文化的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科學導報,2014(3):56-63
[2]朱丹.茶文化在當前英語教育改革中的價值與作用[J].教育論壇,2014(21):56-59.
[3]王蘇勇.淺談英語教學的創新改革與發展[J].研究與探索,2015 (3):89-93
[4]于娜.探索多元文化視角下英語文化教學的實施路徑[J].教育論壇,2015(11):128-131
[5]陳玉霞.基于興趣英語的茶藝教學創新性思路分析[J].福建茶葉,2016(01):189-190
作者簡介:蔡喆(1983-),浙江寧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