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昊
【摘 要】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和現代文明快速進步的過程中,人們對首飾以及首飾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尤其是在追求個性化、多樣化的今天,如何滿足現代人對首飾的多重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本研究通過探討首飾的起源、發展及現狀,找出目前首飾在設計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雷同、缺乏新意現象的根源所在,并試圖從多重功能性、具有人文關懷兩方面的探討首飾設計思路的多重性,以期設計出適合不同層次消費者需要的首飾作品。
【關鍵詞】首飾設計;多重功能性;人文關懷
1 首飾在設計過程中的多重性研究的必要性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首飾一直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步伐,并和當時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技術以及觀念等息息相關。一枚戒指、一條項鏈,往往代表著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審美傾向、價值觀念和工藝水平。在中國,傳統珠寶首飾的設計和加工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有著精湛絕倫的技藝,如景泰藍、花絲鑲嵌、點翠等。而在現代社會中,首飾已不再是傳統概念中的貴重稀有的裝飾品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飾已經被賦予了更多地形式、功能和情感。在首飾的主題、形態、材料和結構上,已由傳統的觀念走向更為廣泛的概念。中國大陸的珠寶首飾企業大部分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歷經30年的高速發展階段,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珠寶首飾生產國和消費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制造行業總資產達到1156.5億元,較2011年增長11.74%,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797.69億元,同比增長22.54%。但和國際上珠寶首飾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如品牌的滯后、產品的雷同、低端產品競爭的白熱化等,其中一個內在的核心,就是設計問題。目前首飾設計同質化、同風格化和同造型化已經讓很多消費者感動視覺疲勞和審美單一。
目前,傳統的首飾設計思路——改款、變款仍然是主流的設計思路,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情趣的進一步提高,多樣化的首飾設計思路才能滿足人們對首飾的需求。現代首飾設計已不再局限于某種固定的格式或所謂的黃金法則,而需要和哲學、藝術、科學、技術、美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綜合性交叉發展。由單一的、死板的設計思路轉變為多元化的設計思路迫在眉睫,對首飾在設計過程中多重性的研究勢在必行。
2 設計思路多元化的探索
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和現代文明快速進步的過程中,人們對首飾以及首飾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尤其是在追求個性化、多樣化的今天,傳統的首飾設計中改款、變款的設計方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滿足現代人對首飾的多重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多元化的設計思路可以有:
2.1 多重功能性的設計思路
有些消費者購買首飾希望它能擁有多種不同的搭配效果,如果從多重功能性的設計思路出發,就能巧妙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2.1.1 首飾的種類變化
早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珠寶品牌Van Cleef&Arpels梵克雅寶就創作了可變換款式的首飾ZIP項鏈。這款項鏈被視為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百余年傳奇歷史中最為大膽的創作之一。當時溫莎公爵夫人(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的重要客戶之一)建議創始人之女、時任創意總監的Renée Puissant將拉鏈作為珠寶設計的靈感。拉鏈最初應用于飛行員夾克與水手制服上,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成為日常服裝中的常用配件。之后在 1951 年,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創作出了首款 Zip 項鏈,此款項鏈有兩種不同的佩戴方式:既可拉開作為項鏈,亦可閉合拉鏈將項鏈轉換為手鏈。
這類設計通過結構上的特別設計,使首飾可以變為一款多戴的特點。比如在戒指的花頭與戒圈連接處設計卡口,花頭能取下來單獨當吊墜,一物兩用,一款兩戴;或者在胸針的背面分別焊接別針、背扣,兼顧兩種功能。
2.1.2 首飾拆合功能的設計
所謂拆合功能的設計,就是將幾個獨立的首飾通過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首飾的設計思路。設計師們早已關注首飾的拆合功能,并為此作著不懈的努力。最有名的當屬御木本珍珠的作品“矢車(Yaguruma)”,它于1937年參展巴黎萬國博覽會。它是一只小小的和服扣帶,還有細密精準的構造關節,這只小小的和服扣帶,只需簡單的道具輔佐,就能拆組出12件不同的飾品,諸如發髻、胸針、戒指、項鏈吊墜等,是日本裝飾品史上的代表作。
周大福也推出過這類設計思路的產品。如“絕配”系列的戒指,從善變、融合獲得靈感,在傳統首飾結構外形基礎上,使得兩款或三款戒指一組交織在一起,以流暢多變的設計將金與鉆石完美融合演繹著生命中因不同而形成的絕美搭配,每款飾品都擁有不同佩戴方法,或拆分或組合。無論怎么變化都是絕美搭配。正如相互珍愛相互彌補的兩個愛人,一動一靜卻默契和諧,共同譜寫出值得永恒銘記的美麗人生。
2.2 具有人文關懷的設計思路
我們發現消費者佩戴首飾時不自覺的行為習慣的觀察。這些不自覺的行為習慣包括轉動戒指、摸耳環、玩弄項鏈吊墜等。從心理學來說,可能是無聊的表現。類似這些下意識的行為提示我們消費者對于首飾的情感需求。如何引發令人愉悅的佩戴體驗,使首飾更具人文關懷,也是一種新的設計思路。
2.2.1 從“靜”態首飾變成“動”態首飾
“靜”態首飾的各個結構之間完全固定、不可活動。例如通過焊接制作的各種首飾;通過鑲嵌將寶石與金屬連接在一起。而“動”態首飾是相對于“靜”態首飾提出的,指首飾的各個部件之間可以通過收縮、旋轉、開合等方式活動。增加了首飾的動感,同時拓展了首飾的功能性。它沒有靜態結構穩固牢靠,但由于它的靈活性與互動性,讓佩戴者體驗首飾自由變化所帶來的動態新奇感受,更加符合現代人對首飾的需求。
1)在設計中突出伸縮動態
首飾的伸縮動態指首飾的某些部分可以自由伸展與縮進,擺脫了靜態首飾結構中的固定結構,使首飾更具有動感與趣味性。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使其具有伸縮的動態特征。比如利用樹脂的可變形性進行首飾零部件之間的穿插;利用金屬的彈性與延展性制作成可伸縮的鏈條與戒指。另外,獨特的造型結構,也可以創造出伸縮的動態變化。這款梵克雅寶在1939年面世的這件Passe-Partout項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蛇形黃金鏈條的結構使這款作品可以輕松化身項鏈、頸鏈、手鐲、腰帶,而由紅寶石和藍寶石組成的花朵既可以做為項鏈、手鐲等的裝飾,也可以單獨拆卸做為胸針及夾式耳環佩戴。
2)在設計中突出旋轉動態
旋轉動態是指首飾或首飾零部件可以圍繞某一個點,或者一個軸進行自轉或左右擺動。主要類型有兩種,一種是縱向的旋轉設計,在設計中通常利用打孔結構以及鉚接結構完成。具體的方法是在要設計縱向旋轉的首飾部件中心位置打孔,利用鉚釘穿過部件主體,固定在首飾其他部位上。這種設計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與佩戴者的參與性。還有一種類型是橫向擺動設計,橫向擺動設計是指首飾部件之間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左右擺動,它具有一定的活動性,但不如縱向旋轉靈活。
3)在設計中突出開合動態
這一類型的設計可以參考懷表的結構,開啟功能由可以活動的較位與榫卯結構的搭扣兩部分構成。設計師可以將其靈活運用,設計成放有寓意吉祥物件的立體吊墜或戒指,也可以根據此結構盡情發揮創意,設計成相互包含的首飾。例如一枚大戒指中放有一枚小戒指。
2.2.2 游戲性
游戲性指通過參與互動并獲得生理或心理上的愉悅感。游戲說是首飾的起源說之一,游戲功能的實現主要是強調它的趣味性與娛樂性。
留學英國回來的設計師講過,他的首飾設計就是溶入趣味性于首飾中,一件他為自己太太設計的禮品盒,里邊裝有顆粒狀的咖啡,其中還有一枚戒指。戒指上的一顆寶石可以取下來,戒指中還藏有一份小小的情書,在寶石拿開后,情書會顯露在受禮人面前。這是他在英國留學時送給他太太的,太太喜歡喝咖啡,打開禮品盒,香味撲鼻的咖啡一下就博得了太太的歡心。更讓太太驚喜的是,那封珍藏在戒指中的情書,將永遠留在她美好的回憶中。
巴西珠寶設計師Yael Sonia設計了一系列新奇有趣的首飾。設計師將各類珍貴寶石打磨成滾球的形狀,在陀螺、鐘擺等造型的結構中能自由滾動。這系列的首飾在佩戴時會隨著佩帶者的動姿,發出優美悅耳的碰撞聲,鈴鐺清脆,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
3 結語
多功能首飾及具有人文關懷的首飾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研究它們的具體形式為首飾設計的創新提供更多視角,也更符合現代人對首飾隨性、更具有動態的要求。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