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黃彬 劉麗萍 劉桂瑛
【摘 要】分析國內外老年護理及其人才培養現狀,探討中職衛生學校老年護理人才專業建設問題,為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提供思路。
【關鍵詞】職業教育 老年護理 培養現狀 專業設置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B-0015-03
目前我國人口已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的發展與快速老齡化的需要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突出。隨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的贍養逐漸由家庭轉到養老機構。但是養老機構里存在專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設施不足,養老服務的項目和內容不全等問題,特別是具有專業老年護理知識的護理人員嚴重短缺等問題。要解決好老年護理發展存在的這些社會問題,老年護理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中職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既面臨良好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中職學校應在發揮護理學專業優勢的基礎上,與養老產業對接,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及加強老年護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來提高老年護理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養老事業發展。本文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對職業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現狀進行分析。
一、人口快速老化下的養老護理現狀
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止2013年底,我國60歲及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02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4.9%。我國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我國政府對老齡問題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597.6萬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養老機構,但在民辦養老機構中約有15%的養老機構可以提供“康復護理”服務,遠不能滿足失能老年人對長期護理的需求。隨著養老模式的變化,各種形式的養老機構迅速增加,老年服務人才的需求隨之增加,從事老年事業人才缺乏的問題也隨之突顯出來。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內,老年護理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少;二是大多數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沒有經過專門的老年護理專業教育,其知識和技能滿足不了老年護理的需要;三是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護士薪水相對偏低,護士離職率較高。
2013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強調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部門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和護理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通過開展試點,探索建立針對老年、慢性病、臨終關懷患者的長期醫療護理服務模式,大力發展老年護理、臨終關懷等服務”。隨著護理服務領域的拓展,加快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對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可貫徹“基層普及、高層突破”的戰略,即在全國中等、高等護理院校中普及老年護理學課程或探討式地開設老年護理方向的護理專業,有條件的醫學院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碩士專業,培養老年護理的專業護士。
二、目前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現狀
我國于2007年頒布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其中基本的學歷要求是初中畢業,并要接受相關職業教育。在目前國內養老服務機構中,從業的護工服務隊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其從事的職業熱情有限。而且,護工大多是沒有受過老年護理正規專業培訓的外來打工人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護理。因此,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從1990年代以來衛生部對護理專業的課程結構做了調整,增加了《老年護理學》課程,但現有的《老年護理學》教材雖然可使學生粗淺地了解老年護理知識,但不能使學生完整地掌握老年護理必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根據社會需要而誕生,并擁有廣闊的用人市場,該專業教育將大有發展前途。目前,國內有一些院校率先探索性地開設了老年護理專業,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自主辦學型
2005年,香港理工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聯合舉辦老年專科護士培訓,此培訓項目只針對比較高學歷的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訓。
2013年9月,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老年護理專業面向全國招收高中文理科畢業生50人,學制三年。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根據“浙江省老年人口狀況和老齡事業發展”規定:2013-2015年,凡是入職浙江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高校、專科(高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入職滿5年的,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其中專科(高職)生26000元/人。
(二)校企合作型
天津中醫藥大學與天津市養老院、鶴童養老院和天同醫養院機構合作,開設校企合作的老年護理專業。2014年,首批畢業生共有48名,但只有7人選擇進入養老機構,除了1名同學保研外,剩下的40人大多選擇二甲、三甲醫院。
目前,國內衛生職業學校關于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報道比較少,但是校企合作的模式為職業學校培養的老年護理專業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及實習基地。
(三)聯合辦學型
2014年,北京城市學院與丹麥VIA大學共同成立“老年研究中心”,這是我國高校中第一個老年學科領域跨國合作項目。丹麥VIA大學與北京城市學院進行教師交流和學生互換,合作研究相關項目。兩校專家共同研制專業病種老年護理標準,編寫專門的老年病家庭護理手冊。
上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與日本長崎老年護理學院擬合作共同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雙方擬定在上海大學高職專業中增設老年高級護理2+1專業,即學習理論基礎知識2年,赴日本進行技術實訓1年。上海大學高職學院負責招生、教學、學生管理等工作。上海大學國際交流學院主要負責項目的開發引進、協調,組織赴日本實訓等事項。日本長崎老年護理學院提供部分辦學資金,主要用于教學硬件及軟件設施的建設等。
三、國外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老年護理的市場日益擴大,先后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和地區的老年醫療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逐步完善,老年護理的專業建設及配套設施比較健全。國外護士協會制定的老年護理實踐標準主要分為基礎和高級兩個水平。基礎性的老年護理實踐標準把老年護理技能納入到注冊護士的培養課程,納入在職護士的繼續教育中。很多西方國家的老年護理高級實踐護士除了具備專科知識及熟練的技能,必須同時具備碩士或碩士以上學歷,并獲得老年護理專科執照。
泰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開設老年護理碩士專業。泰國老年護理碩士專業是專為促進老年人健康服務而培養的高級護理人才。泰國護理司于2003年開設了高級執業護士,其中包括了老年護理在內的9個領域。老年護理碩士畢業后,可參加老年高級執業護士考試。通過考試的護士,完成短期培訓后可拿到老年高級執業護士資格證。獲得老年護士執照的護士可以在醫院及其他養老機構從事老年護理服務。由于泰國護士拿的是國家陽光工資,所以養老機構留得住老年護理人才。擁有部分處方權的老年創業護士及老年護理專家,只針對碩士以上學歷的護理學生開設單獨老年護理專業課程。
四、中職衛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可行性探討
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職業學校護理學專業的建設有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護理學教育及辦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目前職業學校的護理學專業設置相對于其他醫學專業來說比較單一,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應該細化,可以增設如老年護理專業、社區護理專業等。
職業教育比本科教育更能培養出實用性、應用性的人才。面對迅猛發展的老年事業,中等職業衛生學校應在發揮專業優勢的基礎上,如何對接養老產業,創造出新的老年人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實用型的老年護理人才進而促進養老事業發展是值得探討的。
(一)老年護理人才定位
職業學校可考慮與民政、衛生與教育部門聯合定向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員,并以較高學歷的2+3高職為主,開設定向培養實用性養老護理專業。由于2+3高職專業的學生在校時間長且可塑性強,在校4年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教改試點。在征求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可考慮在2+3高職班中選一個班來做教改試點班。
在目前三大類型的老年護理專業創辦模式中,與國外學校聯合辦學模式比較適用于本科層級和高級養老護理管理型的人才培養。自主辦學模式培養的學生就業率沒有保障。校企合作模式比較適合中職學校,如與養老院、臨終關懷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建立定向培養。此模式比較適用于中檔養老護理員的培養,并能較好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
(二)老年護理課程設置
1997年版的護理教育計劃中首次出現了“老年護理”的選修課程,2007年版的護理教學計劃中將其作為臨床護理專業方向的專業課,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醫藥衛生類2010年新目錄中首次將老年護理作為護理專業的一個方向規定下來,這標志著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將開展老年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1990年代以后自中職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學》課程以來,全國范圍內的大部分院校也相繼在專科、本科層次中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老年護理學》課程在所有層次學生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過于統一,不同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應根據培養目標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在老年護理課程設置中應加強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有效觀察及管理,老年人突發事件的應對及其實施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等方面的內容,增加實驗、實習鍛煉的機會。
老年護理專業設置要根據目前養老產業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確定老年護理專業學生所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制訂老年護理課程體系及構建老年護理專業課程的模塊結構。根據湖南省岳陽市、山東省多家醫院及醫學院校調研結果,目前老年護理專業有21門核心課程。從老年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在現有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可考慮增加一些老年護理的核心課程,如,老年心理學、康復訓練與指導、營養與膳食、老年醫學、疼痛護理與臨終關懷,并在實踐課程模塊中增加老年病房及其養老機構的實習時數。
在老年護理專業教材上,可借鑒國外和香港地區老年護理教育經驗,把現有的老年護理專業外文教材翻譯為中文后整合使用。還可考慮咨詢資深國內外教授及臨床護理專家,編寫適用于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教材。
(三)人才培養質量定位
老年護理方向的護理人才除了要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還需掌握老年人的身心特點,具備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老年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及良好的服務態度,具有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和老年護理員資格證。
學生畢業后能在擇業上有更多的選擇,就業崗位可定位于: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形式的養老機構、臨終關懷機構等。
(四)老年護理教師隊伍建設
老年護理專業的創辦需要一個團隊及各部門的協作來完成,可考慮建立一個老年護理教研室,由教科及教研室主任來統籌、協調專業各項環節的工作。目前,學校需要把全面提高護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作為師資隊伍培養的目標,建立師資隊伍建設及師資培養的長效機制。鼓勵老年護理專任教師定期到臨床進修,加強教師臨床知識,提高專業水平。積極參與國內外交流,使教師進一步拓寬視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如每年選送骨干教師到國內外已開設老年護理的院校參觀學習等。此外,通過多渠道引進專業發展必須的高素質人才,如邀請有實踐經驗的老年護理專家、技能型臨床教師參與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五)老年護理實訓基地的建設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性學科,實踐教學是護理教育的核心環節,需要強化養老護理實踐操作。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缺乏定點的養老機構實踐基地,學生的實踐及見習受到了很大限制。衛生職業學校可以根據老年人特殊的專業護理技術建設老年護理實訓中心,并與其他養老機構合作建立實習基地,增加學生實習及見習的機會。
面對迅猛增長的老年人口,培養合格的老年護理人才,滿足老齡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分析我國養老護理現狀、國內外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現狀,有利于適合中職衛生學校老年護理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4-2-24).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
[2]吳玉韶.老齡藍皮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EB/OL].http://jnjd.mca.gov.cn/article/zyjd/zcwj/201310/20131000534003.s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生部關于印發《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的通知[R].行政法規及法規性文件,2011
[5]謝鳳香.關于開設老年護理專業的前景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1(14)
[6]練玉春.中國—丹麥老年研究中心成立[N].光明日報,2014-09-01
[7]黃桂芳.中國老年護理人才的職業教育[J].社會福利,2009(4)
[8]田素芳.國外老年護理模式于我國的比較與啟示[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
[9]劉宇,孫靜,郭桂芳.國外老年護理學發展狀況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4(1)
[10]李菲,莫新少,Wanapa Siritanyarat.泰國孔敬大學老年護理學人才培養現狀及啟示[J].護理教育,2013(12)
[11]李婧,董茂江,邱桂紅.老年護理專業建設[J].2012(4)
[12]李婧.關于老年護理專業能力與課程設置的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7)
[13]付朝陽,李婧.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設立老年護理專業的可行性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
[14]陳四清,王海榮.老年護理專業定位與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
【基金項目】2011年度廣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1FRK003)
【作者簡介】李 菲(1985— )女,瑤族,籍貫廣西,講師,碩士,從事老年護理學及社區護理學的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