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蘋 趙蓉
摘 要:“拇指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具有很強的契合點,能夠促進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內化,并且有助于豐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形式。拇指文化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搭建互動交流新平臺,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等,此外,還應當通過幾方面措施的努力來抵御“拇指文化”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拇指文化;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功能
本論文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青團委員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拇指文化”下以高校青年學生為主體開展思政教育的新平臺研究》,項目編號DJYJ2015B02.
1 拇指文化的內涵
手機目前作為第一大上網終端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比如聚會餐桌旁,甚至在行走道路上,低頭盯著手機的時代性標志形象總能映入我們的眼簾,這就是所謂的“拇指族”。伴隨著“拇指族”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拇指文化”。高校青在年學生作為新生事物的最先接觸者與使用者,借助手機“隨時、隨地、隨身、隨意”的優勢,使得“拇指文化”悄然在大學生中蔓延。在被稱為信息爆炸的今天,開啟了全新的傳訊界面,通過各種手機客戶端來傳播信息,并且可以毫無障礙地進行溝通交流,實現了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可能。
2 拇指文化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如今手機使用的普及和“拇指文化”在高校范圍內的盛行,使得學生信息獲取的途徑多樣化,校園文化因此也更加多元化,高校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對象、模式、都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拇指文化”與思政教育存在著的某些內在契合點,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拇指文化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
1.搭建互動交流新平臺
“拇指文化”的興起,對學生工作來說,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搭建了互動交流的新平臺。作為學生工作人員,可以在“拇指文化”載體的基礎上采用雙向互動交流的新模式來及時了解學生各類信息的反饋,從而革新了思政教育的傳統模式。和拇指文化相關的網絡社交平臺的出現,也使這種雙向溝通交流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的優勢,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夠有效推進,學生在校的主人翁地位能夠得以保障,并且能夠及時幫助學生群體反饋他們的需求和意見。
2.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價值在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不僅忙碌且還要面臨現實的就業,各種競爭等壓力,這就會導致學生群體的思想精神常常處于繃緊的狀態,因此,通過專業的思政引導和教育,以及一些調整精神及情緒的方法或平臺可以使學生的精神思想得以寄托并釋放,同時也有助于滿足個性發展的需要。在“拇指文化”影響下的手機交流平臺,學生們可以自由地獲取信息,發表言論,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從而能夠實現青年學生群體更適當地表達自身,實現自身價值,個性得到自由全面的發展。
3.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
在校的青年大學生還沒有真正與社會接軌,他們由于學業壓力或者是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可能會產生部分心理問題,這也一直是高校和全社會所關注的重點,而使用手機建立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平臺,能夠為青年學生宣泄情緒,傾訴自己真實想法提供了途徑,同時思政工作者也能夠及時判斷他們的心理狀態,從而采取積極的心理干預措施。
3 “拇指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結合
1.高校要在主流正確的輿論導向下引領“拇指文化”的發展方向
拇指文化是目前流行于高校青年學生群體的主要文化之一,高校青年學生熱衷于通過手機上的信息交流平臺來獲取咨詢,表達自己,而校園文化本身就是高校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思想引領導向。高校內部以拇指文化引導下的信息交流平臺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導向,弘揚健康向上的文化。
2.高校要在“拇指文化”影響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交流
高校可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拇指文化之中,通過搭建拇指文化下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如微信互動交流平臺、官方微博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平臺互動,實現高校與學生之間的直接交流,使學生群體感受到校園主人翁的地位,并提升拇指文化品位。
3.理性認識“拇指文化”,避免受到其消極影響
拇指文化在為高校與學生二者的交流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拇指文化自身傳播的橫向性、隱蔽性的特點也給高校的監管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此,高校在結合“拇指文化”的思政功能的同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高校應重視信息的傳遞過程,并提高校園內信息發布者的職業素質和道德修養。從而使發布的信息對青年大學生群體價值觀的形成起到導向的作用。防止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2)加大政府對信息平臺及運營商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對移動信息平臺監管的功能,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信息的監控。(3)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4)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群體,更要保持思想獨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抵制社會各種不良誘惑與信息,拒絕不健康的信息內容。
參考文獻
[1]中國短信互聯網,移動商務的倡導[EB/OL].http://www.91600114.com/zhaoshang1.htm.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6.
[3]何新生,郝春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大家,2011,02.
[4]丁喆.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文化建設[J].青年文學家,2011,06.
作者簡介
尹春蘋(1979-),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團委書記,研究生輔導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趙蓉(1993-),女,碩士研究生,南京航空航空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