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鳴富(江蘇省高郵市三垛中學 江蘇高郵 225631)
?
淺談Prezi軟件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居鳴富
(江蘇省高郵市三垛中學江蘇高郵225631)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用PPT制作的演示型課件隨處可見,但是人們已逐漸發現PPT存在諸多不便。這篇文章從課件制作的角度推介一款新型課件制作工具——Prezi,并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闡述Prezi在高中化學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Prezi;演示型課件;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Prezi軟件面世已經好幾年了,但是平時只有在一些講座研討或示范課才偶爾見到老師使用,在平時教學中,大家都不常用,教師在構思制作課件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PPT。其實Prezi軟件同樣是一款演示文稿制作軟件,而且是相當不錯的軟件,它打破了傳統PowerPoint的單線條時序,采用系統性與結構性一體化的方式來進行演示,以路線的呈現方式,從一個環節忽然拉到另一個環節,配合旋轉等更有視覺沖擊力的過渡效果,更加華麗直觀,有好多方面比PPT更有優勢[1],如果你厭倦了PPT,不妨體驗一下Prezi吧。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使用Prezi這款軟件,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使用體驗,與大家交流。
Prezi于2007年出自Adam Somlai-Fischer和Peter Halacsy之手,最初二人因為幻燈片這一古老演示文稿表現形式阻礙了他們對于idea的充分表達,所以開始尋求一種新的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rezi應運而生[2]。
Prezi采用故事板(storyboard)格式讓演示者可以隨時縮放圖片,通過快捷的動畫演示關鍵點。實現了由整體到局部的思維導圖的開放性思維方式,Prezi同時支持圖片、視頻、音頻、PDF等各種媒體素材的嵌入,可以多人在線編輯,生成的演示文稿既可以在本地觀看,也可以上傳到服務器或嵌入網頁在線查看。
Prezi的編輯與一般Office文檔編輯相差無幾,只要會制作PPT,稍作學習就能上手編輯Prezi文檔了,而且Prezi推出了PowerPoint文件導入,支持PPT和PPTX兩種格式,網頁與桌面版都可以使用[3]。
Prezi文檔內容在演示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左右平移、局部細節放大或縮小,以顯示演示文檔全貌。所有的這些操作都非常自然,觀眾觀感很流暢,想象面對一幅精美的油畫,你可以整體去欣賞品味它的全貌,也可以帶著顯微鏡去慢慢研究細節,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同一個Prezi演示型課件由于不同播放者的喜好和思維方式會有不同風格的播放方式。在巨大的“畫布”中,所有內容會被完整地展現全貌,若是想要詳細觀看某一部分內容,只需用點擊或縮放相應部分,這樣與PPT相比,使用者無需改變課件,同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課件演示體現出來。
所以,Prezi與PPT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演示者和觀賞者觀感的不同,更加直觀、更具有沖擊力、更便于體現制作者的思路、更利于展示演示者的思路。
目前,Prezi尚有不便之處,尤其是注冊和中文編輯還需要特別處理。
這兩個問題需要讀者去百度Prezi貼吧或其他Prezi技術論壇去學習,網絡可以查到詳細攻略,不算很難,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1.軟件主界面
打開Prezi,歡迎界面之后,會出現圖1畫面,我們可以點擊新建一個文檔;然后會出現模版選擇界面,軟件會顯示自帶的一些模板(原生模板)如圖2所示,模版里面會已經規定好一部分的路徑,使用者選擇后還可以進行一定修改。

圖1 新建文檔

圖2 選擇路徑模版
2.編輯界面
比如我選擇一個“時間線”的模版進行編輯(見圖3)。
(1)基本按鈕。包含最簡單的文件操作步驟,如新建(New)、打開(Open)、打開以往文件(Open Recnet)、保存(Save)、另存為(Save as),以便攜的方式輸出(Export Protable Prezi),插入(Insert),主題選擇(Customize——選擇中文主題,方可以進行中文輸入)(圖4),也包括了撤銷(Undo)、重做(Redo)、復制(Copy)、粘貼(Paste)。只要有基本的Office編輯技術,練習幾次,就完全可以自由編輯Prezi文檔了。
(2)在編輯界面的右上角,有兩個按鈕很有用,一個是Present,點擊就可以欣賞目前已完成的演示效果;另一個Share,點擊你可以把制作好的文檔打包成壓縮文檔,這樣你可以在沒有安裝Prezi軟件的電腦上演示Prezi文檔,非常必要。

圖3 編輯界面

圖4 選擇中文主題
熟練編輯之后接下來就是每個人不一樣的構思,考慮如何有效地展示出你的思路,當然你可以利用Prezi進行很多創造性的構想,展示你獨特新穎的創新思維,建議大家常去一些技術論壇看看,體驗一些新穎的制作。
1.展示邏輯性很強的內容
在化學學科里有一些邏輯性很強的內容,由于事件發生的時間或實驗的步驟都是不可改變的,而且有非常強的層次性,如果使用傳統演示工具PPT去呈現,放在一張幻燈片里圖片較多必然會影響顯示效果,若是排在多張幻燈片中,又會破壞內容之間的緊湊性,而且由于這種邏輯性內容的演示一般是層層遞進,想返回上一級甚至某張幻燈片都需要超鏈接按鈕完成,這樣無疑使幻燈片的演示變得繁瑣、甚至影響觀賞者的思路。而Prezi因其“畫布”無限大的延展性,不必考慮內容多少,整個課件都會展現在眼前,講解過程中利用縮放功能可觀看任意層級內容,而且還能使整個課件的邏輯順序時刻映在學生的腦海中(見圖5、圖6)。
2.展示細節介紹,插入詳解教學內容
Prezi最強大的功能就是可以隨意插入內容在任意位置,而且可以放大縮小。每個環節內,Prezi可以插入你想植入的許多內容,比如圖片、文字、視頻、音樂、線條、PDF甚至PPT文件。通常認識事物的規律是由整體到局部,Prezi就是一種完全符合此種認知方式的呈現工具。首先,向學生展示課程內容的整體框架,使其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完整的初步認識。如果不想讓學生看到任何框架下的具體內容,可以采用縮小的功能,將下一級內容先“隱藏”起來;當需要對下一級內容或細節做進一步闡述時,放大功能又會將原本看不到的信息表露無遺。如圖7,介紹盧瑟福科學成就時插入《α粒子散射實驗》視頻;而有些教學內容甚至需要進一步展示細節內容,那就可以連續放大,之間依舊體現很強的邏輯性。比如圖8→圖10:

圖5 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圖7 細節(盧瑟福)

圖8

圖6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索”

圖9

圖10
3.展示并列的講授點
一節課往往包含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之間的關系是并列的,那么用PPT依舊是一張張依次展示,如果內容較多,那么就需要不斷進行總結,或者利用不同等級序號來表現,以幫助學生或觀賞者厘清思路,否則容易導致觀賞者覺得頭緒太多而混亂,進而失去學習熱情,用Prezi直接全面展示,就可以避免這些麻煩(圖10)。

圖10 “鹵代烴”課件局部
在講授“鹵代烴”課程內容時(見圖11),我將復習要點、知識點、重點難點、應用等環節直接展示,一目了然,學生也清清楚楚的知道本節課將有哪些主要內容,對知識結構能做到胸有成竹,這樣學習時的思路自然也就清楚明白。
4.展示制作者的主題思想
通過一張大的“畫布”,可以先整體展示課題或某一個中心主題,這樣視覺沖擊力強,對揭示課程中心思想,以及學生把握效果明顯,然后從主題可以通過點擊進入任何“畫布”上你想進的任意知識點環節,或者帶著觀賞者一起沿著時間線一路向前(圖11、圖12)。

圖11 “鹵代烴”課件全景

圖12 “功能各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課件全景
5.與思維導圖結合
思維導圖在中學化學中應用非常廣泛,思維導圖是有一種效的思維模式,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4]。中學化學課堂上,老師經常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思路,開拓思維,然后帶動學生發揮創造性,繪出自己的思維導圖,但是如圖13這樣的思維導圖,如果在PPT上展示,學生根本無法看清細節部分,當然不如在Prezi上能任意縮放展示細節來的效果明顯。

圖13 思維導圖示例
Prezi制作課件貌似復雜,其實熟練后會發現非常簡單,簡單到只有構圖、插入和輸入。只要我們多學習,多動腦,多動手,肯定可以做出精美的Prezi課件。
Prezi一經面世,便引起全球關注。Prezi上手十分容易,只要短短10分鐘即可學會,而且它可以輕松實現PPT最基本的操作,更具有PPT不具有的很多功能。目前在全球學習工具軟件中,其使用率一直在上升,將來完全代替PPT也未可知。
Prezi從面世起,便著力為教育服務,從允許校園用戶免費注冊使用就可以看出來軟件創作者的用心,而從課堂使用來看,著實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便于學生與教師的思維貼近,理解授課者的思想,確實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Prezi文稿的演示過程非常自如,畫布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隨意縮放,就像帶著導航儀和顯微鏡去欣賞油畫,利用其縮放功能可將課件任意部分進行“放大”或“縮小”的調整。在演示課件一直是PPT壟斷的時代,Prezi的出現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它具備很多PPT沒有的優點。雖然Prezi目前在我國的熟悉和推廣程度還不是很高,但它在制作演示型課件時所顯示出來的魅力和優勢是有目共睹的。通過思考并結合課堂實踐,我覺得Prezi將能彌補PPT長期以來帶給我們的審美疲勞,利用它制作新型演示課件,可以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揮空間,對于促進課堂教學十分有益,在教學領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期待更多的老師們一起應用,大家一起研討,發揮這款軟件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2][3]百度百科Prezi詞條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BYnrIekka866FONu5KZqz3DHTobhXQ8UDRNCHWOIDbLe0-5aOIvmXkOXQ5-PAUHjpQZmKCPKCYP-fuyEMz63Qa
[4]百度百科思維導圖詞條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kT8AW-obAj6seBs-ZZn2-egX1S6rm0RmFAGTfUDf TOo0N6PVrRxqNVDj04b3hu4MwtZhorOOUrIF8J513xc2a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3.014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3-0039-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