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 要:什么是人文素質呢?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現代教育發展人文素質就是要學生學會怎樣做人,讓學生知道做人的目的,意義,價值,發展人性,完美人格,追求人的美化,啟發學生去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有智慧的人,有修養的人。
關鍵詞:中學英語;人文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47-01
當今社會的素質教育已不單單是學生能力的培養了,還有就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那么這里的人文包括,科學教育,素質教育,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一部分。“人文”二字泛指人類社會活動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人類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的熏陶,使之內化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人文素質也叫文化素質,是通過對人類優秀文化的吸納,受人類優秀文化的熏陶所反映的精神風貌和內在的精神氣質的綜合體現,也是一個現代文明成度的綜合體現。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教育活動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決定全民整體素質的提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素質教育必須以人文本。所以一些有識之士特別強調人文素質教育對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他們人為,人文素質具有基礎的地位,忘了人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個性,精神世界,從而也就忘了一切,愛因斯坦曾指出,“學校的目的始終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為此“我們必須學會把科技的物質奇跡與人文精神需要平衡起來”。
英語教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具有跨文化的人文性,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通過學習英語,學生可以了解異國的文化與社會,有利于學生在將來多元文化社會里學會理解他人學會互相尊重的同時尋求合作和發展,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胡文仲曾提出:學習英語不僅是掌握語言的過程,也是接觸和認識另一種文化的過程,因此要有意識的結合教學向學生傳授所學語言國家社會文化等國情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是他們逐步具備文化比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養并得體的進行語言交際。
然而現階段的英語教育現狀令人擔憂,初中英語教育還是在中考的壓力下運轉,走應試教育的老路子,忽視了素質教育,始終是重成績,輕素質,重知識,輕能力,教師更關注的是學生成績的起落,而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1、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將人文素質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通過課本內容進行思品教育和人文教育,因此,我結合現行教材,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熏陶,例如,在教學Go for it ,七年級課程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教育學生愛家庭,愛朋友,然后要通過對小家的愛,去熱愛自己的祖國。
2、講課時我力求語調抑揚頓挫,教學過程中,清晰,講解通俗易懂,再伴以發自內心的感情,是學生感覺到老師既能傳送知識精華又能啟迪他們的心智,從而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無形的鼓舞學生去探索開發知識的奧秘。
3、課堂上我把學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尊重他們,給予他們恰當的評價,幫助他們找到自信,自強,通過個人努力,實現自己全面發展,在班級里有一學生發音不好,但是,他能主動積極的發言,課堂里經常發出學生的笑聲,但是,我會每次都以親切的話語和期待的目光等他回答完畢,在我不斷的支持鼓勵下,這位學生語音大大進步,英語成績也進步飛快。
二、課后交流,動之以情
在教學工作中雖然取得一點成績,但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我需要進一步摸索和嘗試在我所教班里有一位學生平時精神不振,有一次,在下自習的時候,我發現他在看一本武俠小說,我沒有在課堂上批評他,課后我找到他談心,他開門見山對我說,老師我對未來沒有什么希望,對學習也不感興趣,您以后不要管我了,我聽到這話非常痛心,我耐心的幫助他分析原因,和他談人生存在的價值并開導他,人活著就要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習是實現這種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我的教育和關心下,這位學生精神面貌大有改觀,逐步的對學習產生的興趣,我還多次同學生共同交談,這種真摯的,平等的交流是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從而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多方面的教育融入到活生生的師生感情交流里。
三、注重文化因素,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
我在結合現行教材基礎上補充介紹相關背景,文化,知識,如所學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經濟,科技,文學,等一些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想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是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外國的文化有所了解,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創造機會讓學生直接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個體接觸,通過交流,學生對英美兩國的文化知識,以及其他一些相關文化大大加深了,從而了解文化的內涵。
四、培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小組合作探究,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有利于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創編英語情景通過對話,或編演場景劇互相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學生合作的能力,和英語交流的能力,使他們對于團隊合作精神形成創造良好基礎。
五、組織活動是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人文教育
我把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到計劃之中,精心設計一些可行的活動,例如讓學生用英語作簡要的實事報告,這使學生對周圍的人或事,對學校,對國家,對世界進行關注,促使他們開始思考一些關于國家,人,世界等問題。學生對國家載人宇宙飛船升入太空,奧運會金牌獲得者情況概述和介紹,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是一項長期,復雜的過程,我需要進一步探索何嘗試,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更要做到細處,落到實處。另外,這項工作需要更多的老師共同努力,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人民生活方式和思維。人文的本義就是創造完美的人,要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教師的人文素質對于實現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要想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缸水。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教師本人必須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和諧的發展人。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 黃 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