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213300)
張特元●
?
打造高效“微課”課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江蘇省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213300)
張特元●
隨著以“微課”和翻轉課堂為主要特征的微課程教學實驗的普及和深入開展,各地各校正熱火朝天地以此展開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探索.只有打造高效“微課”課堂,才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高效;微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整合
隨著以“微課”和翻轉課堂為主要特征的微課程教學實驗的的普及和深入開展,各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了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探索之路,如昆山培本實小的語文課堂的“翻轉”,昌樂一中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學校“導學案”學習方式融為一體的嘗試,昆山朝陽小學……等等,預示著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的教學改革的到來,雖然還處于起步實驗階段,但筆者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實現這一想法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筆者也想就如何打造高效“微課”課堂,真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微課程,是指以微課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它的主要特征用胡鐵生老師的話來講就是“短小精悍”:短(教學活動短、視頻時長短,10分鐘內),小(資源容量小、教學主題小),精(教學內容精選、教學活動精彩),悍(交互性強、功能強大、應用面廣).所以我們教師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開發出優秀的微課?
筆者認為,首先,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應從體現以教師的“教”為主轉變到突出以學生的“學”為主的設計理念,這就要求制作的微課必須不同于以往的教師課堂教學實錄視頻,也不是簡單的分割而成,而應根據知識點內容的傳授方式、教學方法、教育價值的不同而設計開發相應的微課資源,如講授型、解題型、實驗型、釋疑型、……等;其次,根據微課使用的效果上應合理選擇不同的制作方式,如拍攝式、錄屏式、動畫型、混合式、……等,根據面向的對象是中小學學生這一特點,以及他們的專注度時效和認知規律,也可制作某一專題的系列微課;另外,還要建立起適合微課教學的完整的開發平臺,加大對應的硬件和軟件建設,不能只停留在微課資源存儲、上傳下載、展播、和簡單評價互動功能,還應增加在線修改和資源完善方面的應用、還有比如在線聽評課系統、信息反饋系統(如設立用戶登錄和學習時長的反饋、自學情況的反饋等),不斷優化數字化學習環境、完善教育云學習平臺.
最近在全國傳播和熱推的翻轉課堂的理念與做法,點燃了中小學教師開展翻轉課堂實驗的熱情,也引發了基層教育技術應用研究者的關注,同時也為我們如何打造高效“微課”課堂給予了極大的啟發.教師應從習慣了為自己撰寫一個講稿拿到教室去講課的教學方式,轉變到教師先根據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原則精心設計目標明確的“任務單”,制作配套教學視頻(以“微課”為主),指導學生開展課前自主學習;然后根據學生課前自習得到的反饋信息,制定出在課堂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開展交流、討論,鞏固學習成果,并在教師引領下進行深度拓展.很顯然,這對教師不僅在學科素養上,也在教育素養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無論微課的開發和呈現,還是“任務單”的設計,既需要教師對學科知識有精準把握,又需要了解和把握學生的特點和接受方式;課堂上,還要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幫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課堂教學更多時候要求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要想打造高效“微課”課堂,教師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環境,營造自學氣氛,培養自學習慣,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更要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使學生樂學、愛學、善學,既能掌握學習的客觀規律,又能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微課與學生的認知、情緒、愛好契合得更好.學生回家通過觀看微課、自主學習和完成“任務單”,在課堂上交流、討論、辯論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難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更深入的拓展.這更要求學生充分發揮獨立自主,探索創新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筆者認為高效“微課”課堂,可以通過以下這樣的構架模式來實現:(略)
相信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將加快和促進教育方式的變革步伐,加上“微課”和翻轉課堂實驗的深入,實踐經驗也將進一步豐富,打造高效的“微課”課堂,真正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就指日可待.
G632
B
1008-0333(2016)24-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