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需要在其原有的基礎上做出改進。而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習方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學效率
一、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挖掘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注重教學的成績。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發現知識的能力,教師需要實現其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再作為一個講授者將知識死板地傳遞給學生,而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挖掘的過程中來。由于小學生的心智還尚未成熟,對未知的事情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設置問題,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的興趣。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僅要使學生掌握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主角是教師,學生充當的是聆聽者的角色,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自制能力差,其往往會走神、分心,從而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加強對知識的體驗
小學語文課堂除了需要學生理解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需要使學生體驗情感,從而產生自我認知和思考。這也是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要求在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的氛圍下進行語文教學,從而在學習課本知識之余使學生產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這就要求各教師注重在其教學中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情感有效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從而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新時期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包括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挖掘知識、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加強對知識的體驗,希望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1]耿書辰.淺談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J].學周刊,2011(08).
[2]常青.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