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紅林
摘 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到小學體育教學的四大性質:基礎性、實踐性、健身性和綜合性。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總結了小學體育“前翻滾”教學的幾點心得:夯實基本功,學生自主體驗,亦教亦學、寓教于樂。將教學心得融入教學實踐課堂中,對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前翻滾;心得
前翻滾屬于國家體育項目體操運動的基本動作之一,但凡觀看過奧運會、世錦賽中體操項目的比賽,都有可能接觸過這樣的動作術語。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并掌握這種基本動作呢?
一、夯實基本功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體育動作技能課程中,對基礎動作的學習尤為重要。基礎不牢固的學生,在大型體育賽事項目中極易出現失誤,甚至造成身體上的永久性傷害。因此,前滾翻的基本教學要標準、嚴格、務實,學生雙手接觸地面的著力點、身體重心的轉換、落地后的身體支撐點,都是前翻滾教學中的重難點。把握好基本功的學習,在后面大動作要領的教學上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學生獨特的自主體驗
小學體育教學主要是圍繞學生的身體舒展程度來展開,特殊教學的問題,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做到因材施教。如在地面翻滾過程中,有學生感覺到雙手力度不夠,撐不起身體的大幅度旋轉,那么,此時的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繼續進行前翻滾動作的練習,而是停下來進行上肢力量的協調鍛煉。或者有些學生在進行前翻滾練習以后出現頭暈目眩的癥狀,就需要及時降低此類學生的翻滾練習量。學生的感受自然要學生自己說出來,所以對于“夠一夠”能達到的目標,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進行動作練習,努力突破對動作學習本身的心理恐懼感,達到身心和諧統一的結果。
三、教學并重,寓教于樂
體育學習在學習動作技能的同時,學生開心快樂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對前翻滾項目的認識較少,并不理解這些動作對于學生身體機能的調整有多重要,也不明白為什么要選擇這種科目而是不是以游戲來替代。對于學生的誤解,教師需要及時輔導糾偏。并在教學過程中試圖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告訴他們翻滾練習對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帶來的積極作用,從而把學生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內容的理解把握上,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尋覓動作習得之后的快樂感和充實感,從而使整個前翻滾課程在小學體育課中井然有序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何福健.淺談體育課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8).
[2]楊艷紅.試談小學體育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師, 2010(13).
[3]丁怡,任曉燕.體育教學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現狀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0(0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