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
摘 要:從三個方面對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和說明:教育者對小學數學的課本進行系統分析,對具體的內容進行整理和選擇;教育者把所篩選的教學內容通過模型思想進行課堂教學;教育者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把學生的反映加以結合,對教學進行改進。
關鍵詞:模型思想;小學數學;課堂效果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為教育者所摒棄,而新式的教學模式則轉向了對學生各方面學習能力和學習素質的培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其中學習思想的重要性。對于小學數學而言,良好的數學思想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能夠為其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因而教育者一定要通過多方面的引導和教育,讓小學生掌握重要的數學思想,從而應用于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在這里,我以模型思想為例,具體講解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一、教育者對小學數學的課本進行系統分析,對具體的內容進行整理和選擇
小學數學課本中的知識多用來對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等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所以教育者需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基本的分析,選擇適合通過模型思想教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和選擇,為具體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比如,小學課本中對于時間的教學內容,教育者可以將時、分、秒這樣的時間維度模型化為鐘表易于學生理解,將年、月、日這樣的時間維度模型化為日歷,從而讓學生對時間有具象化的認知。
二、教育者把所篩選的教學內容通過模型思想進行課堂教學
小學課本對于小學生的意義,主要是為其今后學習更專業的數學知識打好基礎,并使其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形成自己的思維能力。那么教育者就可以通過模型思想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這種思想,從而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小學數學的知識。在小學課本中涉及數的四則運算,最基本的則是10以內的加減運算,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將數字模型化為手指,這樣通過手指的伸縮就能算好結果。
三、教育者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把學生的反映加以結合對教學進行改進
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教育者在實施一項教學方法之后,就要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效果來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總結,并通過學生的反映情況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進,使模型思想得以很好地被應用在教學中。
綜合而言,教育者要對課本內容進行分析和篩選,并將具體的內容通過模型思想進行課堂教學,最后把課堂效果和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總結,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而對教學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郭欣.淺談數學教學中的抽象概括能力[J].學周刊,2012(18).
[2]陳立華.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2(11).
[3]余博.重視數學建模提升學生思維[J].山東教育,2012(07).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