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洪波,劉璟忠,王勝
(湖南工學院 數理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
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索
——以湖南工學院為例
關洪波,劉璟忠,王勝
(湖南工學院 數理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摘要:作為公共基礎課的重要課程之一,高等數學為眾多學科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及思維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各學科和工程實踐中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通過剖析湖南工學院高等數學教學現狀,指出了高等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出了下一步教學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
湖南工學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把培養“三重一高”(即重基礎、重技術、重能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作為公共基礎課的重要課程之一,高等數學為眾多學科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及思維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各學科和工程實踐中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然而高等數學的重要性卻不被學生理解,學生普遍感到高等數學枯燥乏味,不重視高等數學的學習,考試不及格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進行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以適應我?!叭匾桓摺睉眯腿瞬排囵B目標,是值得同仁共同探索的問題。
1我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1.1重視理論知識,忽視應用能力的培養
高等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其內容環環相扣,科班出身的數學老師為了追求理論嚴謹,在教學上往往希望面面俱到,希望能夠講多講全,而我校高等數學課時較少,有限的課時主要用在定義闡述、定理證明、公式推導和例題講解等基礎理論內容上,對如何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或各學科專業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則沒有時間提及。這種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技巧的訓練輕數學思想的學習、重理論教學輕數學應用的訓練等教育思想觀念普遍存在[1]。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符。
1.2沒有分專業,與專業銜接不強
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工科類專業教材相同[2],教學內容、授課進度計劃也相同,而各專業所需求的數學知識卻不盡相同,教學上不加以區分,使得有限的課時浪費在很多學生不需要的知識上,增加了學習難度,同時對各學科后繼所需要的知識、該細講精講的知識卻沒時間深入講解。很多專業課老師反應學生數學基礎不好,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還需要他們來補充高數知識,或不能將高數知識學以致用。
1.3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單一
由于高等數學課時少內容多,教學上老師們基本都是滿堂灌,很少有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幫助。部分教師還是采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很少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單一。
1.4學生個體差異大,不能因材施教
據統計,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991年僅為3.5%,至2014年已上升為37.5%。前教育部長周濟在2005年亞洲教育北京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國還將繼續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到2020年實現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的目標。隨著高等教育入學率的不斷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變為普通教育。很多高校也從培養學術型人才向培養應用型人才轉變。現在的大學生與早年那種百里挑一的大學生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和方法卻多年沒有改變,已不適應大眾化教育。

2我校為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所做的努力
2012年開始,我校在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開始了分級教學試點,按基礎將學生分為A班、B班教學,根據學生的基礎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能夠因材施教,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學好數學。
我校開設數學建模、經濟數值分析及SPSS應用、工程數值分析及MATLAB應用等選修課,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軟件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研室全體教師每周都開展學習活動,如討論如何設置各專業學生的教學進度計劃,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問題。筆者所在教研室還開設了學習班,系統學習Matlab等軟件,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為開設數學實驗課做必要的準備。
3改革思路
3.1重視數學能力的培養
我校沒有數學專業,高等數學教學也不是為了培養學術型人才,所以教學上不需要像培養數學專業學生一樣過分強調數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應更加重視學生“用數學”的能力,即培養學生以數學為工具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
3.2分專業制定教學大綱
我校理工類專業一直使用同樣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缺乏專業針對性。因此,高等數學教師應該多與專業教師溝通,了解各專業所需的數學知識,針對不同專業重新制作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如例題可多講解一些學生在后繼專業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使高等數學充分發揮其工具學科的優勢,與專業知識無縫連接,更好地為學生學習后繼專業知識服務。
3.3教學方法和模式需要改進
教學上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不需要滿堂灌,講解應該少而精,以引導、激發學生的能力為主,注重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和教學軟件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能夠形象直觀,加快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3.4應將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融入到高等數學的教學中
我校已開設數學建模選修課,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也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皵祵W實驗”泛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計算機和數學軟件學習數學,是繼數學建模之后對數學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改革的又一嘗試[3]。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并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機技術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培養“三重一高”人才有著積極的作用。近些年來,各高校陸續開設了數學實驗課程,我校也應該做相應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樊孝菊.高等數學教學與工科專業相結合模式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22):246-247.
[2] 同濟大學數學系.高等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姜啟源.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J].數學的實踐與認知,2001,31(5):613-617.
(責任校對莫秀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6)02-0060-02
作者簡介:關洪波(1980-),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講師,碩士生,主要從事最優化理論研究。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課題湘教通([2014]247號);湖南工學院院級課題(JY201442)
收稿日期:20150705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