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軼民
摘 要:面對日趨頻繁的國企改革職工安置分流任務,如何維護穩定,處理好職工群體多元化利益訴求,確保安置分流方案順利通過職代會審議,給國企政工干部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要做好企業安置分流期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采取系統全面、依法合規的方式和步驟,科學評估、規范處置、有序化解、穩步推進。
關鍵詞:國有企業;職工安置分流;思想政治工作;維穩
職工安置分流工作,通常要歷經(安置分流)方案制訂、風險評估、民主決策(職代會審議)、全面實施四個階段。此間,思想政治工作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落實。
一、團結班子、統一思想,為啟動工作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在整個安置分流工作啟動前,做好戰前動員十分必要。統一全體班子成員的思想,把認識提高到平穩推進這項工作的總目標上來更是題中首要之義。
(一)明確分流范圍,達成思想共識
如果是因關停并轉而進行的安置分流,本企業的班子成員一般不納入分流范圍。但這種規定,一般都會遇到阻力(尤其是基層企業)。會有班子成員明確提出不同意見,思想上有疙瘩。要通過學習交流使大家認識到:如果將班子成員一并納入分流范圍,一來會使職工對干部產生不信任,使原本小的矛盾被刻意放大,甚至給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二來班子成員在開展工作時也會頗多顧慮,不利于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達成這一共識是統一思想的重要前提。
(二)關心切身利益,解除后顧之憂
當然,要達成共識,穩定班子成員自身的思想情緒是首要任務。在堅持上述原則的同時,上級黨組織應首先明確班子成員的安置原則:是本系統內轉崗任職還是等全體員工分流結束后再參照分流方案安置分流,事先都必須有個明確的說法,而不是泛泛而談,講一些“空對空”的話。因為在這種時刻,個人再講黨性、再有覺悟也不可能不考慮進退去留的切身問題。毛澤東同志曾講過:“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就是最大的政治?!彼?,必須與每位班子成員面對面地明確后續安排,確保每個人無后顧之憂。
(三)進行工作交底,明確職責分工
然后,由上級和企業黨政主要領導有針對性地再與班子每一位成員進行談話,進行工作交底,明確工作重點和職責分工,確定各自在安置分流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責任區域,強調“一崗雙責”的意識,要求切實抓好落實。
二、落實機構、建章立制,為安置分流配備重要的組織制度
(一)搭班子,明確維穩工作的領導和組織機構
改革啟動后,要第一時間成立穩定工作和安置分流工作兩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下設相應的工作組,以便實施對應操作。工作組里應充分考慮到黨政工團及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等中層骨干參與。
(二)建隊伍,成立穩定工作三級網絡
即建立班子、中層、一線的三級維穩工作隊伍,明確責任,從信息收集、矛盾排查到對策研究、措施應對等都要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值得一提的是一線的穩定工作人員,不光是黨員和生產技術骨干,適當情況下也可以在確保沒有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吸納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民意領袖作為代表,這既可以調動其積極性,同時也能以工作組成員的名義對他們的言行進行約束,迫使他們發揮正面的影響和作用。
(三)定制度,確保及時掌握職工隊伍最新動態
全面梳理企業信訪維穩工作方面的規章制度,建立穩控工作預警機制(包括信息快速傳遞機制和信息日報制度)以及定期排摸不穩定因素匯總和分析制度。對排摸出來的群體不穩定因素,要及時逐級上報,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處理建議,并制定各項化解矛盾的對策措施,為領導準確決策、化解矛盾提供依據。在排摸過程中要以“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早解決”為原則,建立突發事件處置機制。
三、用好中層、加強培訓,為穩定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骨干隊伍
(一)加強思想疏導,確立大局觀念
黨政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要按照管理條線逐個找中層干部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訴求,增進上下級之間的理解和信賴,積極爭取每一個中層干部對安置分流工作的支持,切實提高這支隊伍的大局觀念、維穩意識。
(二)加強政策培訓,統一宣傳口徑
進行必要的政策解讀和宣傳口徑的培訓,目的是讓中層在面對一線職工解答問題時打有準備之仗,而不是根據各自的理解隨便回應,提高把握政策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傳播正能量,及時消除職工中一些思想困惑、誤區,澄清謠傳。
(三)層層傳遞壓力,責任分解到人
通過層層分解,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把責任落實到各級責任人肩上,確保責任不脫節、不掉鏈。同時強調紀律,防止敏感信息跑冒滴漏。
四、黨員帶頭、政治先行,發揮黨組織應有的政治核心作用
(一)召開黨員大會,全面組織動員
黨組織要適時召開黨員大會,書記帶頭講黨課、作動員,向基層黨支部和全體黨員講解改革調整的背景、形勢,宣傳統一思想,傳播化解心結,澄清理解誤區,提出明確要求。
(二)支部挑起重擔,主動配合維穩
黨支部要主動挑起維穩工作的重擔,成立骨干隊伍,加強對黨員和職工隊伍思想分析,配合黨組織一起做好政策解釋和宣傳引導工作,提高職工的思想認識,增強法制觀念。
(三)黨員承諾踐諾,帶頭示范引領
組織全體黨員實行承諾制,保證在整個安置分流過程中不說不利于改革的話、不做不利于穩定的事,踐行一名黨員應有的行為準則。
五、廣泛摸底、深入訪談,為排摸風險提供準確的判斷依據
(一)廣泛談心、匯總意見,全面梳理各類利益訴求
班子成員要帶頭開展大范圍的訪談活動,對象除中層干部外,還應包括黨代表、職工代表和一線員工。要通過訪談,對職工的各類利益訴求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利用這個機會,對職工思想上的一些疑問進行解答、一些誤區進行疏導、一些困惑作出解釋,引導訴求的合理表達,爭取獲得大多數職工的理解與支持。
(二)科學分析、客觀判斷,合理歸納風險點
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利益群體劃分、矛盾訴求梳理、不穩定因素排摸,并分析歸納出若干個風險防控點。風險點的提前鎖定,有利于早作準備,制訂預案、開展工作,做到合理規避、有理有節。
(三)滾動排摸、及時更新,確保及時把控動態
與此同時,必須在認真執行信息日報制度的基礎上堅持對職工群體的動態實行滾動排摸、不斷更新,以保證對風險點的及時把控。
六、制訂方案、注重協同,為安置分流打好扎實的政策基礎
維穩預案與職工安置分流方案必須同步設計、同步報批、同步實施,對涉及職工群眾主要矛盾的問題,盡可能的在制定分流方案時反復測算,顧及大多數員工的利益,使方案盡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緩解可能出現的群體矛盾,同時也制定化解不穩定因素的對策措施。方案初步制訂后,要開始把考慮問題的重點放在與企業以往、系統內部或社會上情況相近企業的政策比較上,進行綜合考量與平衡,對方案加以進一步調整完善,避免職工因攀比導致心態失衡和不穩定。
七、科學評估、綜合預判,為化解風險早做調處
方案制訂后,應邀請系統內、社會上方方面面的領導以及人力資源、勞動人事、信訪維穩、工會組織等專家來為方案出謀劃策、分析把關,搭建群策群力的溝通平臺。同時,要利用風險評估的契機,充分協商,對各方有不同意見的個別重大問題努力達成共識。對于排摸出的風險點,有些應先期即著手調處化解,有些則通過黨、政、工各級組織繼續進行了解、疏導,并利用職代會正式表決前的7天討論醞釀期,充分聽取職工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政策解釋和宣傳工作,爭取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事先有了比較完善的處置預案,在方案正式實施后即便可能發生突發事件,也就能臨危不亂、沉著應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八、規范程序、民主決策,為方案生效獲得關鍵的合法地位
這是整個安置分流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要確保整個職代會在程序合法性、規范化上無任何瑕疵。為此,會前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確保代表身份合法有效
不能因為職代會任期超過不多就少走甚至不走有關報批程序。如果發現任期、代表結構比例或者產生程序等可能有問題,都要不惜推倒重來,該換屆的及時換屆,不能有絲毫猶豫。
(二)與代表充分溝通,聽取意見
要與每位職工代表充分溝通,聽取意見、爭取支持,做好思想排摸和統一工作,打好投票表決的民意基礎。
(三)按法定程序,規范走好審議表決的每一步
在可能的情況下,要讓關鍵的方案表決環節既規范又緊湊、既高效又簡潔。因此,要注重會前演練細節,力求規范熟練準確。
九、認真執行、友情操作,為落實方案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方案正式推出并全面實施后,關鍵就看干部的執行力了。因此,始終不能有絲毫懈怠。分流開始后,主要領導必須高度關注工作進展情況,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形、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聽取分流和維穩兩個工作組的詳細匯報,協調溝通有關事宜,必要時現場辦公、研究把關,甚至及時請示上級領導、請教各方專家,爭取盡快解決矛盾,防止問題進一步蔓延。要注重一人一策區別對待,因人而異化解矛盾,必要時要主動與職工面對面溝通、實打實交談、人性化操作。
綜上所述,縱觀整個安置分流過程:政策是前提,方案是基礎,職代會是規程,干部是保障,班子是關鍵。只要認真做好上述每一步,相信一定能較為圓滿順利地完成安置分流任務,為國企改革做出應有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