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 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的立法工作難,執法工作更難。執法的阻力更大,困難更多,成本更高。有關執法機構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以新制定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為契機,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強化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執行工作,真正實現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規定的目標。
關鍵詞:安全生產;法制建設;亟待加強
應急管理雖然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是對應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是體現一個企業是否重視安全生產的重要體現,一個企業只有加強應急管理,為可能發生的事故展開應急行動做好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才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但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存在不少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導致現實生活中應急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操作性、強制性和約束性,這也是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勢在必行。
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的特點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調控的對象范圍非常廣泛,具體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的功能并非只有對已經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采取應急舉措,還有采取預防和抗御舉措,將事前預防、事中應對和事后恢復結合在一起。應急管理法律規范與生產安全事故的產生發展與變化過程相對應,對其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持續性和階段式的調整。普通的法律是常態的法律,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和空間區域內發揮調整作用,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是非常態法律,只有在生產安全事故有爆發的風險或已經在爆發的狀態下,才在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區域發揮調整作用,不能把所有生產安全事故爆發時期建立起來的制度轉化為普通的制度。在正常狀態下,應急管理法律只是有備無患的預備法律,是在生產安全事故爆發狀態下才臨時啟動和實施的特別法律。
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的問題
(一)現行法律法規落伍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當初立法依據的許多情況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一些監督管理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已經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或者已經失去了實施的條件;另一方面,監管實踐中出現的大量新情況、新問題,現有法律、法規又沒有作出相應的規定,存在法律上的“真空”,致使有些監管工作的法律依據不足。有的法律、法規之間存在規定不盡一致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各項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效果?,F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特別是一些專項法律、法規,是在不同時期為解決某類突出問題而分別制定的,因此對一些問題的規定相互間銜接不夠。比如對一些部門職責的劃分不夠清晰,多頭管理和監管缺位的現象并存,還有的法律、法規對類似的違法行為規定的處罰力度不平衡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立法內容過于原則,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辦法相配合,操作性不強。這些問題的存在,既帶來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體制上的不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項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在實踐中的效果。
(二)法制立法上存在缺陷
現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側重于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權力配置,缺失如何行使這些權力的程序性規范。現行法律大多數重視對政府各個部門在應對生產安全事故享有何種權力的規定,以保證政府有足夠的力量和措施來應對生產安全事故,但欠缺對于行使這些權力的程序性規定,尤其是行政緊急程序法律規范嚴重不足,形成了立法格局上的明顯缺陷——重實體、輕程序。目前,有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已有不少,但由于種種原因,在執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因而各項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影響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效果的發揮。
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制建設對策
運用法定程序規制應急管理權力的行使,是立法的任務,也是執法領域必須注意的問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能否取得成功,某種程度上正是依靠政府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合理利用自由裁量權。但是自由裁量權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維護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和公民權利;一旦被濫用,則會對公民造成嚴重的侵害。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控制應急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權,使其在合理的限度內運轉。規范權力,行之有效的途徑是程序規制。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法制化,必須盡量完善和補充程序性法律、法規:一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相關機構應樹立法律程序意識,做到實體與程序并重,不越權、不侵權。二是加強相關程序性立法,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控制和規范權力,使其在合理、合法的限度內運轉,使整個應急管理過程更加有序、高效。三是運用現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的監督機制和救濟機制,加強對應急管理活動的法律規制,使相關機構在生產安全事故的應對工作中能夠做到“依法行政”。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的立法工作難,執法工作更難。執法的阻力更大,困難更多,成本更高。有關執法機構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以新制定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為契機,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強化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執行工作,真正實現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制度規定的目標。
四、結束語
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在立法階段就要鼓勵公眾的參與,聽取公眾建議,提高公眾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的認同和理解。加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針對不同的群體采取靈活的宣傳教育方式。通過嚴格的執法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的權威,積極采用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政獎勵、行政資助、說服教育等柔性管理方式方法,提升公民自覺守法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謝賢平.安全投入與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問題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5.
[2]高小平.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成就和發展[J].中國行政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