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穎
摘要:隨著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中專類院校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中專音樂教學過程中,鋼琴課成為了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中一門比較核心的課程。從目前我國中專鋼琴教學來看,鋼琴教育發展并不成熟,在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作為一名鋼琴基礎教學的中專教師,科學地把學生領入音樂的殿堂,讓鋼琴真正成為學生成長中的良師益友是對 每一位音樂教師的要求。本文就中專音樂教育中鋼琴課的相關問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中專音樂;鋼琴;問題;解決方法
一、中專學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系統性
這種系統性缺乏,主要是指鋼琴學科的系統性不夠,在當前中專院校鋼琴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數鋼琴教師對該學科的教學目標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自己和學生的定位不準確,甚至沒有嚴格按照教學規劃進行教學活動,學院派風氣依然非常的嚴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業布置缺乏針對性,這主要是對學生缺乏了解,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年齡以及家庭背景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在該種情況下很難對學生因材施教。同時,對學科體系也缺乏重視,鋼琴教學過程中表現出極大的隨意性,嚴重忽略了技巧性和學科系統性。
(二)學生對自身的能力認識不足,定位不準確
對于中專的學生而言,從年齡上來看有點偏大,而且對于學習鋼琴彈奏具有自己的主觀臆斷,尤其喜歡那些難度相對較大的名曲。從實踐來看,多數學生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彈奏上,嚴重忽視了樂曲自身的表現力,因此樂曲實際彈奏過程中,學生通常將注意力集中于指法及句法上面,對藝術的情感表達視而不見。部分學生在學生實踐中沒有嚴格安裝教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刻意地去追求那些難度較高的樂曲,沒有從自身出發,定位不準確。
二、中專音樂鋼琴課教學方法
(一)明確鋼琴教育教學之目標
鋼琴教學是中專院校音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門非常基礎的音樂專業課程,鋼琴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音樂工作人員。對于中專的鋼琴教師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先需要明確的鋼琴教學之目標,在教書育人過程中保證教學質量,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學生。
(二)秉承情理交融的教學態度
對于教學質量而言,教師本身的教學態度起著重要的根基作用。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秉持情理交融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和音樂相互融合,教師在課堂上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這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態度產生良好的引導。對于大多數的中專學生而言,他們的鋼琴基礎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師就需要從眾多教學內容中的某個小點入手,有的學生需要不斷對手法進行聯系,有的學生則需要加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高讀譜的能力。對于鋼琴教學,教師絕對不能過分急于求成,也不能在學生學習緩慢的時候表現出任何的夸張情緒,否則將會適得其反。教師需要有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保證情理交融,氣氛和諧。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學習到相關知識。
(三)正確的演奏的方法
在鋼琴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對于彈奏這一部分比較感興趣。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他們從把握觸鍵、識譜到進行熟練地彈奏等技術上還不是很明確。因此,該階段的學生在身體器官的協調配合上不到位,嚴重缺乏一種自控能力。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必須把握好鋼琴彈奏教學的正確方法。
1.講解與示范相結合
在鋼琴的教學中,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方法是應用得比較普遍的方法之一。 實踐表面,該方法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剛開始學習鋼琴的階段,此方法顯得格外重要。在該階段中,老師應該先細致的進行示范,準確地彈奏,待示范完畢再講解彈奏過程中的一些要點。指出在技術上的難點和重點,教給學生如何克服難點的方法,最后再依據旋律的轉換與所表現的風格選擇合適的速度和為度做出相應的示范和講解。
2.模仿的方法
所謂鋼琴的教和學實質上就是技巧和技術的掌握和模仿。因此,在鋼琴的教學上,針對一些難掌握或者比較基礎性的彈奏技術,老師可以通過示范的形式和學生一起練習。讓學生對鋼琴有一種正確的感覺,此種教法既直觀又實際。
3.助力法
通過助力法可以學生去體會鋼琴彈奏的方法,讓他們通過自身的觸覺去感知鋼琴彈奏的正確性。該方法對于初學階段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利。在鋼琴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彈奏時手指站立不穩的情況,教師可以動手交學生觸鍵的方法。
(四)以能力為導向,加強課程教學內容
除了學習基本樂理知識,在校內也要加強鋼琴演奏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鋼琴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幾個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部分。例如:提高演奏能力作為教學項目,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內容分為三人模塊:①鋼琴的練習方法上;②鋼琴的表達上;③鋼琴的表現形式上。另外在學生畢業之前多給學生尋找上臺演奏的機會。無論是選好相關合作單位或定好升學目標。
鋼琴課程內容的考核是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一種手段。由于課程內容在教學方式上采取了“一對一”或集中作品并匯報的形式,因此無法采用像文化課程傳統的一張試卷確定學習效果和成績的考試方式,采用組內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可以從綜合表現、作品內容、合作表現、創造性等方而對整個演奏過程及成果進行評價。
(五)培養學生正確的讀譜習慣
當演奏者要演奏一首新的樂曲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讀譜問題。只有把樂譜上作曲家標明的所有信息都完整地表現出來,才能說基本上完成了演奏者的使命。樂譜所傳遞的信息主要有:音高、節奏、節拍、時值、表現符號、表情記號等等,還包括指示性的表情術語、甚至文字說明,如速度、演奏情緒等。學生在讀譜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表面的音高和節奏,認為只要音不錯,節奏對了,就基本表現完整了。其實,表現符號中的連線、跳音、重音等對于音樂的樂句劃分、語氣是非常重要的。而樂曲演奏的速度、情緒等對表現樂曲的風格也是同樣重要的。
總之,在中專鋼琴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付出極大的耐心,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貫穿于自身教學的始終。有效的教學方法是保證有效教學的前提,只有教師意識到了該問題,才能為社會貢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