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川
【摘 要】英語科目是大學英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科目,為了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及技能的掌握能力,做好大學英語中高中與大學英語的銜接、提高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等,將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對當前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做好大學英語教學工作,將更好的提升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實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多媒體;口語教學
前言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依舊比較穩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數量依舊巨大。但是,面對當前社會市場對人才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高校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一定要完善英語教學工作,培養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與能力,提高學生在社會發展的適應性。所以,本文將針對當前高校的英語教學工作進行思考分析。
一、應完善當前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銜接教學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其存在的連續性,由于在高中教學中重視應與單詞與語法的教學與積累,所以為步入大學的莘莘學子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完善高中步入大學英語知識的銜接教學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應先通過逐步的提高學生詞匯的積累量開始,然后進一步幫助學生完善英語語法體系。與此同時,大學生英語教學應更加重視各項能力的培養,例如強化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提高口語鍛煉力度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大學英語教學,要從入校抓起,不要脫節,不能懈怠,要思想統一,加大英語教學,加大宣傳力度,只用這樣才能打好大學英語的基礎,切實鍛煉學生的能力,增加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通過為在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與指導的方式,不斷的幫助其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與經驗,從而完善其英語知識體系的建立。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科學技術不斷更新進步的現代社會,多媒體設備已經與各行業之間產生了緊密的聯系。同時,將其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已經成為完善英語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將為英語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在英語教學中應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頻率,利用多媒體的優點擴充課堂英語知識的容量,讓知識直觀的與學生接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完善聽說讀寫的統一力度,降低英語學習難度,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可以制作精美實用的ppt課件,盡可能多的融入各種各樣的內容,加大了課堂的容量,同時,緊緊聯系社會需求,實用為先。教師應借鑒國外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采用圖文并茂、影音結合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課堂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場所,所以應做好課堂教學時間的科學利用,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此同時,課余時間也絕對不應該放棄,一般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優秀的歐美、英國等出版的優秀英文原版作品,讓學生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增加知識的儲備、拓展自己的事業,從而在不知不覺間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與攝入。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與時代發展步調一致,應積極的將現代科技轉化的成果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從而強化英語教學的效果。
三、完善英語口語教學,提高學生交際能力
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基礎知識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在進行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重點關注以下四點因素:(1)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科學引導,激發學生練習口語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交流時間來進行英語口語的對話練習。通過長時間的交流與聯系,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技能的掌握水平。(2)學校應通過聘請外教與專家的方式強化英語教學力度。通過專家現場指導與外教直接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英語口語的準確性與知識的利用能力。另外,高校應強化專業教師的培訓深造工作,并通過不斷的提升當前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及素質修養,提高教師對語言輿論的掌握運用能力。準確的說,高校要按計劃從不同層次上制定教師培養計劃,采取教師的傳幫帶和參加中短期培訓、出國學習交流、給予科研項目支持等方式,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適宜的條件,通過提供出國留學培養等方式,提高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及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從而使高校英語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實現高校英語教學水平全面提高。為實現專業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口語教學重點的把握、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奠定基礎。(3)高校應為在校學生提供英語口語學習、交流、鍛煉的機會,從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與英語知識的運用水平。一般來說,高校可以在校內建設英語角,為學生舉辦英語口語知識經濟大賽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英語水平。(4)高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英語知識實踐利用地機會。高校應積極的與外企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能夠進入具有英語文化氛圍濃厚的環境進行鍛煉,讓學生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與英語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四、高校應做好英語教學發展方向的規劃
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與時代相接軌,在教學規劃的設計應緊緊的跟住時代發展的步伐,通過合理的創新與科學的變革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積極的引入新時代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思想觀念。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時代要求更新教學內容,建立特色英語學習科目,通過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能力的方式,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大學英語教學。另一方面,高校應摒棄傳統的單一教學手段,應積極引進多種教學手段及方法,完善英語教學工作。因此,高校必須有預測性的進行發展規劃的制定,做好英語科目的設置,完善資源的調配,從而讓學生充分的攝取英語知識,提高對英語知識的利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有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就業與未來發展。在未來高校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做好教育的創新與探索,完善英語教學理念與手段的更新,積極的建立科學英語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英語知識的掌握、運用能力,提升當前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孟偉.關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2012年01期.
[2]劉小權.關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3]楊楓,孫凌.關于大學英語教學ESP論的一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