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 陳遇春
摘 要: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和國際人才競爭的格局下,“誰掌握教育,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導”。錢學森之問已經成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難解之題。農林高校應應立足實情,順應當前教育改革形勢,著力建設獨立性實驗學院以期突破創新人才培養的瓶頸。結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實驗學院實際,就農林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管理機制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在此基礎上達成了進一步推進農林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幾點基本共識。
關鍵詞: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模式改革;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C961;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8-0005-02
在當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和國際人才競爭的大格局下,如何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新時期賦予高校的歷史責任。農業高等教育如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培養農林學科拔尖創新人才,也是我們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應有職責。
一、順應教育改革形勢,肩負高等農林教育創新人才培養
使命
1. 集中優質生源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農林教育的理性選擇
高等農林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征,行業的產業化低、學科專業實踐性強、科研轉化率低以及社會分層的差別性使得農林高校長期以來始終難以突破生源質量問題,創新人才培養職能更是難以彰顯。因此,如何培養適應國家和社會需求的、既服務于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社會發展,又能為該校提供優質研究生生源的創新型人才,成為擺在該校面前的一道急需破解的難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創新實驗學院,將招生制度改革、培養模式改革與教學改革有效統籌起來,無疑對高等農林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突破。
2. 準確定位是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突破點
學院的功能和著力點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驗區。通過有效的招生方式,吸納優質生源,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集中力量探索培養模式改革,為全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提高辦學質量積累經驗;二是教師教學改革的試驗田,能有效推進教學改革,為教師創造一個更加適宜和寬松的教學與教改平臺,激勵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模式,力爭產出一批新成果,并把經驗和成果及時推廣到本科教育實踐中;三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新天地。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充分挖掘學生潛質,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學院成為優秀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的新天地。創新實驗學院和其他學院并不是一種并列、獨立關系,而是一種銜接、協同關系。
創新實驗學院通過教學改革,按照新模式實施對優質生源“強基礎,重素質,強能力”培養,兩年后學生再回歸各相關學院、學科和專業學習,從而實現人才培養過程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明確目標,搭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臺
創新實驗學院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試驗和探索,在起步階段就面臨著極為復雜、尖銳的問題:它既涉及學校宏觀層面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管理問題,也涉及學院層面的辦學體制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問題;既涉及各級領導干部的認識問題,也涉及廣大教師的認同和參與問題,同時還涉及教學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學生及教學管理的轉換等問題。因此,要推動創新實驗學院的穩步發展,就必須在充分借鑒兄弟院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該校實際,以學院體制創新為載體,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
1.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找準亮點,突破難點
(1)目標定位與模式選擇結合當前社會對創新人才需求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實際,創新實驗學院各大類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培養知識基礎寬厚、素質能力協調發展、具備較強的實踐和科研能力的優秀本科生,為研究生教育輸送高素質、創新型的能夠勝任交叉學科研究任務的優質生源,為培養和造就具有國際視野并具有持久競爭力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為此,我們的教育理念是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體現因材施教,按照英才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的思想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其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2+X”模式:一二年級,按學科大類實施學科通識教育,加強基礎教育,強化學科素質基礎,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基礎能力的培養。學生在第二學年末,實行專業分流,學生自主選擇導師和學科專業,分類優化培養。分流按照以下兩個通道進行。一是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通道。對進入此通道的學生,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著重進行學科基礎教育,強化學科交叉知識學習,加強科研訓練,培養科研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成為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學生在第三學年末經過學業考核,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分別按照“本——碩——博”連讀或“本——博”模式繼續學習。二是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通道。進入此通道的學生,由相關專業學院配備導師,制訂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行主干專業+選修模塊或輔修專業模塊等方式,強化專業基礎,拓寬專業口徑,為學生成為行(產)業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礎。對外語基礎好的學生,學校則廣開與國外名校合作培養的途徑,優化培養方案,為學生出國(境)深造或聯合培養提供政策、條件支持。
(2)學科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構建。通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兩年的探索和實踐,制定了創新實驗學院與各專業學院相溝通、相銜接的“兩段——三階——多類型——模塊化”課程體系。按照“2+X”模式要求,分列學科通識教育階段和專業與個性發展階段,創新實驗學院重點負責學科通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