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歡++劉強
摘 要: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及通訊和交通等方面的技術進步,全球性的交流越來越方便和頻繁,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關系越來越密切,各國之間,各地之間的貿易越來越頻繁,因此,在企業的運行和對于財務的管理工作中,會產生影響的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對財務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并為了避免出現問題而早做準備,防范未然,這樣的投入是有必要和有價值的,可以發揮出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內涵;風險控制;防范對策
在進行企業的運行工作中,非常需要關注的方面之一就有財務風險,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關注財務風險也是非常重要。對于企業的發展,每個工作者都希望企業能夠一直成長下去不要出現問題,也希望企業能夠越來越穩定而不容易出問題,那么這項工作就應該得到重視,使其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太可能會一帆風順,不出現一點問題,對于問題的出現應該不應該回避不談,而應理性的認識和面對,并主動地深入挖掘,找出在對財務進行的管理工作里面暗藏的某些風險,分析各種導致風險出現和嚴重化的因素,然后針對這些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選擇科學的方式方法把問題解決,主動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企業的發展道路更加開闊。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特征
1.概念
企業財務風險在廣義上來說是指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因各種無法控制和預料的因素而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一些不確定性的后果,或收益或造成損失。狹義上的財務風險則是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指給企業帶來損失的一種結果。
2.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
(1)風險存在不確定性
既然會定義為風險,那么這個名稱自身就表明了其所具有的一項屬性,那就是不確定性,也就是說風險可能會產生影響而變成問題或損失,也可能繼續隱藏,財務風險自然同樣是具有這樣的特點,在企業的正常工作中對于財務進行的管理工作里面所出現的某些風險,都具有這樣的特點,不會在短時間內以很明顯的影響能力產生很直觀的問題和損失,但是又確實作為一種威脅隨時都可能發揮出不好的作用。對于風險,是可以采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和分析的,這樣就可以找出其出現的誘因和使其嚴重化的因素,然后就能夠通過某些手段對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控制,也就是說風險不是不能了解和控制的。當然,對于風險通常也是不太可能形成完美的控制,因為對其產生作用的因素通常有很多,有一些是企業自身能夠采用某些措施進行一定范圍的控制,也有一些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客觀存在但是又無能為力。
(2)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在企業的正常工作里,在對財務問題進行的管理中,工作人員是不可能解決掉所有的問題的,有些問題是工作人員觸及不到的,因為在工作中受到的影響來自于很多的方面,總是會有某種或某些風險存在于工作之中,將風險完全解決或者完全控制是不存在辦法的,對此不應存有幻想和為此而產生不理智的想法。但是在這個過程里,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是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起到很好效果的,這樣的投入是有價值和有必要的。
(3)收益與損失是共存的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這就要求企業應有創新意識,加強管理,改善經營理念,這就有可能避免危機的出現,而給企業帶來良好的利潤。如果對企業的財務風險不能有效的加以防范和控制,一旦發生財務風險,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想象不到的損失,甚至危機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這就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的收益和損失是共同存在的。
二、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的意義
1.利于企業適應外部發展環境
在整個全球,各個國家之間以及各地之間,在經濟的發展中互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這樣就使得外部的經濟環境總是會在各個方面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基本上是一直持續著的。我國在這些年來,對于經濟的發展而言所產生的變化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企業運行的年頭越多,所經歷的事情越多,就越能體會到發展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多么巨大,對企業的影響不可忽視。由于經濟發展中各國各地的互相影響愈加明顯,企業所在的所謂外部環境被擴大了很多,有很多影響因素所產生的作用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行業的參與競爭者越來越多,產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在企業的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成本控制外部環境引起的問題。同樣,主動地參與到競爭中,主動面對環境的變化,保持積極的態度和采取科學的措施,能夠使企業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更加穩定和健康。
2.利于企業更好的發展與加強自身建設
財務風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企業要規避風險或者防范財務風險,就應努力適應市場環境,加強自身建設,優化企業自身資源配置,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3.利于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由于各種原因,對于現代化的科學性的企業運行方面,我國在此方面的歷史比較短,沒有多少本土化的非常合適的經驗來供工作者參考,也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且確實適合我國特色的制度和標準,因此在對財務進行的管理中所表現的效果不夠理想,一旦在工作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很難快速而且高效的把問題解決,很容易出現損失,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在抱有積極的態度,主動分析原因和通過合理措施對風險進行一定范圍的防范這個過程中,企業在工作中能夠逐漸積累寶貴的經驗,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工作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面對風險也能夠更加有效的應對,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風險的不利影響,使企業發展少走彎路,更有前途。首先,對風險進行積極的管理可以對企業的生存現狀和成長潛力產生很大的正面作用,企業更加安全,能夠減少很多擔憂,是企業在進行開拓的工作中更能夠放開手腳,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創新上,使企業更有潛力。其次,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夠使外界對企業的評價更高,更加看好,使企業面對外界的變化更加適應和穩定。
三、目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
1.資本結構不合理
目前有些企業資產負債率不合理,自有資金嚴重不足,負債過高,危機就在其中,如果市場銷售情況不好或資金不能及時回籠,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也有一些企業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借貸結構不合理,極其依賴金融機構,金融政策對企業就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企業經營出現問題,融資成本過高,金融機構就會抽取資金,使企業出現支付危機;如果國家金融政策一旦發生變化,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影響到對企業的融資。
2.企業的投資缺乏科學性的規劃
企業進行投資時,自然是需要花費很大的資金,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對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對企業產生相當大程度的打擊。在我國,有一部分企業其實沒有相關的經驗,對于投資過程應該做哪些準備都不夠清楚,經常是決策層的領導產生想法然后合計一下就拍板了,沒有進行足夠的研究也沒有對投資進行有效的信息收集。投資的時候準備不足就很容易吃虧。這種事情的存在本身就是個風險。很多企業都難以承受投資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
3.資金回收率低
我國企業之間很多都采用賒銷的方式銷售產品,然而這種銷售方式卻不利于企業資金的回收利用,部分企業對買家的信用情況不做了解就盲目賒銷,經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要回的情況,最終成為死賬、壞賬,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另外,很多企業的存貨比例相當大,占用了大量的資金,企業自身的資金流動性不足,也帶來了很大的財務風險。
4.企業對收益的分配不夠科學化
企業能不能一直成長壯大和穩定的發展,如何對收益進行合理的分配是極其重要和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這件事情能夠對投資者產生很大的影響,關系到其是否對企業的未來具有足夠的信心,也會使外界對企業的評價產生很大的影響,自然就會關系到企業能否獲取足夠所需的資金和之后的投資與運營。如果企業在對收益進行分配的時候,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其過程中沒有合理的使用收益,就很容易使財務出現問題,導致不應有的損失,這其中自然有風險存在。
四、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一些原因
1.企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應變能力缺乏
企業的發展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很大,同樣外部環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也很大,如一些不可抵抗因素,經濟政治環境、法律、社會等諸多因素的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及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倘若外部環境有所變化,企業又不能適應各種變化,就會給企業帶來風險。
2.對財務風險不夠重視
既然是作為風險存在,那么就確實會使很多人認為風險本身不會產生強大而直接的影響,對于不確定的事情總會有人抱有僥幸心理。有相當多的企業經營者在面對風險的時候不夠重視,抱有消極的態度,經常是放任風險的存在而不作為。那么當風險遇上一些條件而表現其威力的時候,有些企業自然顯得沒有應對能力,不能把損失控制住,對企業影響很嚴重。
3.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低下,企業決策失誤
在企業的正常工作中,遇到選擇問題時該怎么樣做出決定,這是需要一定的依據的,也就是需要足夠的數據和信息,比如說企業的當前的財務狀況。會計信息是具有非常大價值的,能夠在企業面臨抉擇的時候提供非常大的幫助。如果會計信息有問題,那么就會把決策者帶偏,做出錯誤決定而導致企業面臨不應有的風險。現如今的狀況是,很多企業做出決定的時候,通常過分依靠經驗而缺少科學的依據,有時候會很盲目,導致出現錯誤的決定,使風險產生或嚴重化。
4.企業內部控制不足,監管不嚴
如果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和監管機制,那么就會出現內控不足、監管不嚴的現象,集團與子公司之間以及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由于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收益分配沒有嚴格的控制和監管機制,往往會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這樣的話一方面企業對于資金的使用上出現浪費,不能把資金的作用發揮出來,另一方面有時候會使企業在一定時間內資金不足,如果出了問題缺少足夠資金解決,容易引起其它問題出現。
五、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一些應對措施
1.企業應加強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適應財務風險抵抗能力
外界環境對企業財務的影響是很大的,企業不能夠忽視或者小看這方面的因素,外界的力量對于多數企業來講都是難以對抗的,這就意味著環境影響很大又沒辦法形成有效控制。因此,對于企業來講,必須要對風險重視起來,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識,積極做好相應的準備,并且提高企業的實力和穩定性,在風險出現時提早想好對策,問題產生時能夠更好的適應。對于外界環境的變化,企業應該收集到足夠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吸取教訓,追求進步。企業越強大且穩定,對于外界環境越清晰,應對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2.企業應加強財務信息質量,進行科學和客觀的決策
決策對企業的發展有至關的作用,決策意味著企業未來向什么方向前進,也就意味著企業的未來和前途。能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對于當下影響了財務會不會出現風險或什么程度的風險,對未來影響了企業的前途命運。做出決策的前提條件是對信息的獲取,這是決策的依據,想要做出正確的合理的決策,首先就需要確保信息的質量要足夠高,這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財務信息的質量應當受到充分的重視,不斷提高相關工作的水平,使其在決策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次,企業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應選取科學分析方法對可行性方案進行分析論證,找出適合本企業的方案,才有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風險的發生。
3.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
建立財務風險的全過程控制機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在每一個不同階段制定出不同的應對策略,盡可能的將財務風險對企業帶來的損害降低到最小。對于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出以后的應對措施,杜絕風險的再次發生。
參考文獻:
[1]韓靜.現代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01).
[2]閆秋萍.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措施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6).
[3]程詠春.試析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
[4]張引.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經營管理者,2015(03).
[5]宋紅娟.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