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麗珍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方法尤為重要。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問題進行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加速折舊法值得進一步推廣。企業如何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對企業會計信息、所得稅稅負和社會經濟發展等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使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能夠使企業盡量提早收回投資,加快更新固定資產速度,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適應市場經濟需要,更好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關鍵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加速折舊;可行性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用于出租或企業經營管理部門使用,而擁有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質形態,,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單位價值較高的機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電子設備等有形資產。基本前提是為了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非直接用于出售。具有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質形態、具體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等特點。它的價值隨著其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這部分轉移到產品成本中的固定資產價值稱為固定資產折舊。為實現期間收入與費用的匹配,必須把固定資產的成本分配到各受益期,稱為計提折舊,這是固定資產在使用期內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意義及影響因素
折舊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成本在使用期間,逐步分配到各收益期間的一種系統的會計核算方法,其金額等于固定資產原始成本減去預計殘值。也就是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損耗分為有形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看得見的物理損耗,這種損耗的原因如下:一因使用而發生損耗;二因超負荷使用無法承受或放置不用引發的,稱為自然損耗。無形損耗的形式有:1.生產的方式方法改進,勞動生產率提高,使用新的生產機器設備,節約人力物力,能夠用更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出更多的產品,相比之下,原有固定資產價值必然相應下降,所謂價值損耗;2.因為出現了新技術,新機器,造成舊設備在經濟上繼續使用的不劃算,只能提前報廢,即效能損耗。這些損耗會計上統稱為折舊,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稱計提折舊。選擇哪種折舊方法,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固定資產的價值因使用而降低,同時資產市場價值下降,二者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2.固定資產的報廢對其折舊的影響;3.預計修理費和維修維護方法;4.預計使用效率上的下降;5.預計資產收入的變化;6.長期資產的使用壽命、利息變化等因素,還有一些在使用年限后期的不確定因素。由于影響因素較多,使我們在選擇折舊方法時,也要慎重的選擇出最適合企業發展最佳方案。
■
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主要方法及比較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各種原因據不確定性,任何方法都不能考慮到所用因素。為簡化工作,通常認為直線法最為適宜。這種方法將固定資產折舊平均分配到使用期限的各個會計期間,產品成本較穩定,不具可比性,利于不同時期產品成本的分析比較。
直線法的缺點,忽略貨幣時間價值,所計算出的凈收益,會造成投入資本總額的收入率不斷提高的假象。
加速折舊的含義:其一,適當縮短有效折舊年限,即在較短的預計使用年限內攤銷固定資產折舊;其二,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初期攤銷額較多,使用后期攤銷額較少。
通常所說的加速折舊更多指后一種情況,所以把加速折舊叫做遞減折舊會更符合實際。加速折舊的特點:其一,前幾年計提折舊額較高,而其后每年遞減,但總折總額不變。其二,由于折舊費用計提較高,前幾年利潤和相關稅金會減少,后期稅費會逐年上升,但不會影響有效使用期內利潤和稅費的累計總額,無非是不同會計期間的配置多少的差異。
三、加速折舊方法的可行性
1.前提條件
必須加強企業的承受能力。加速折舊對企業的影響是:首先,大部分對固定資產的投資企業能夠提前收回,這就可以加快生產設備更新、改造、開發的速度,加快提高經濟效益,較快地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彌補公司發生的資產價值損失;其次,新的固定資產提取較高的折舊額,會讓產品有關成本、間接費用增高,收益隨之發生降低,受到影響的是公司近期的經濟效益。為此,加速折舊企業利弊并存。現今,我國有些達到加速折舊的條件的企業可采用。加速折舊,從短時期看,收入可能會減少,但從長遠看,加速折舊不會降低企業應納所得稅總額,企業加速對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從而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盈利能力,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我國稅法對也對電子生產企業、船舶工業企業、生產“母機”的機械企業、飛機制造企業、化工和醫藥生產企業這些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技術進步速度快的企業的機器設備,允許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符合條件的企業在申報納稅時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因此,避免了某些企業不具備條件實行加速折舊法,也就不會引起當期繳納企業所得稅大幅減少,不會造成國家財政收入得減少。
2.加速折舊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特征,迫使企業將很多機器、生產設備提前報廢,引起資產的無形損耗。應對這種損失的唯一途徑就是采用加速折舊。加速折舊法,一方面合理使損失避免,另一方面使資金周轉加速加快,盡可能快的收回各種投資,及時購買先進的新設備、新機器,基礎設備設施建設得以更新,提高了生產能力。增大了企業收益,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對市場經濟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折舊費用進入成本的速度快,風險提前得以分擔;費用轉化為資產的速度加快,公司承擔風險的能力機會變得強大,對整個市場經濟風險機制的形成和穩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加速折舊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采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這些國家的固定資產折舊率,特別是機器設備的折舊率也遠高出我國目前的水平。實行加速折舊,是我國經濟體制向國際慣例接軌的必經之路。
3.采用加速折舊法,使會計核算體系得以進一步完善
固定資產的使用有其自身特點,越是新的固定資產,生產效率越高,為企業帶來的收益就越多,當然對自身的磨損也越大,相應的就需要較多的計提折舊額。使用時間越長,越增大磨損,使用效率下降,同時維修維護支出也會隨之增加,生產能力下降,經濟收入一定會相應減少,提取的折舊理應減少。本方法符合收入與相應成本、費用的配比原則,這就充分的估計了可能承擔的損失、風險,并將其最小化。由此可知,采用加速折舊法,能夠使投入的資金加快收回速度,能有效減少甚至可以杜絕企業的損失。
4.采用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目前的所得稅負減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金困難,加速折舊就是使固定資產在使用較前階段所提折舊金額多,這樣,當期的成本費用就會相應增加,增加費用,意味著收益即將減少,必然會有所得稅負擔減少這一結果。其實是延緩交納了所得稅的時間,這樣便保證了較充足的流動資金,即符合貨幣資金時間價值概念,等同于取得了無息貸款,如果企業稅費負擔較重,就可以在當前階段緩解一些資金不足的矛盾,企業即可有效利用現有資金進行機器設備的維修維護,改造更新等,擴大生產規模,對企業發展非常有利。
5.加速折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固資折舊即是費用,只是一種已提前一次性支付,不需當期支付得一種需要分期消化的費用,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期內,一方面對其進行使用磨損,另一方面其價值的消耗,換取了產品,企業利用這些設備,取得了收益,因此,既符合權責發生制,又符合收入與費用的配比,計提折舊是必須的,同時選擇好折舊方法是必要的。方法的改變,有利于固定資產價值盡快得到補償。在企業的發展歷程中,企業經濟要想加快發展快速,用好固定資產,提好折舊,是企業發展經濟,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使用加速折舊方法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是很多經濟發達國家都在推廣使用的核算方法。原因就是,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許多先進思想理念及優良技術對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計算造成很大沖擊,如何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加速社會生產力,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是目前企業面臨的極大挑戰,當然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新的機遇,如何更好地利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對企業來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俊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改革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5(05).
[2]劉湃.新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效用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
[3]潘正軍.試論加速折舊法的推廣應用[J].中國中會計師,2015(04).
[4]張建美.運用加速折舊法提取固定資產折舊探析[J].經濟論壇,2013(07).
[5]韓峰.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新政的思考[J].財會月刊,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