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占江
摘 要:本文主要對群眾在當前社會中的文化活動所具有的時代價值進行探討,進而深入研究推動活動創新的管理方式。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時代價值;管理創新
所謂的群眾文化,指的是人們遠離自身的職業,開發的以自娛自樂為主導的文化娛樂活動。能夠滿足自身在空閑時間的精神文化生活,強調群眾自身的參與娛樂的情況。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這種群眾的文化生活已經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娛樂紐帶。這一精神現象引起了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強調對其的鼓勵和支持,不斷對娛樂活動進行創新和管理,從而引導群眾的文化生活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1 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
如同藝術作品同意藝術的形式來表現一樣,群眾文化活動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群眾活動的主要內容上面。群眾文化活動的表現形式多種左央,內容十分的豐富。可以通過各種的文化門類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類型分類,例如音樂活動,主要是體現在大合唱等合唱團形式;體育活動,主要是相關的小型組織部門組織的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等;游覽活動,就可以看工會等組織在每年的固定時間邀請離休的老干部去爬山等旅游活動;棋牌活動,可以看在老干部活動中心中,許多人湊集在一起進行麻將或者是斗地主等牌類活動等;文學活動,也可以稱之為文化活動,主要是表現在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書法繪畫或者是寫作等方式來放松身心的活動等等。總之,群眾文化活動多種多樣的形式無不生機勃勃的表現出大家的喜愛和追捧,積極吸引著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其中。
2 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
2.1 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生產力水平也不斷的提升,使得現在市場經濟流動十分的靈活,伴隨著靈活的市場,人員因各方面原因而造成的流動性也隨之增強。社會上人口不斷的流動,使得社會管理部門對其管理難度增大。而群眾自發的組織集體文化活動,讓人們緩解了工作和精神上的壓力,增加了與周圍人溝通交流的機會,進而幫助社會維持穩定。同時,工作人員的情緒得到釋放,精神壓力得到緩解,推動人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從基層上推動國家經濟往前發展
2.2 緩解社會管理的壓力
根據當前中國社會發展情況來看,相關部門的社會管理工作難度較以前更大一些。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同階層的人口流動速度加快,這使得相關的管理部門面對一些新的問題。因此,在開展社會管理活動中應該借鑒基層群眾活動組織的經驗,來緩解社會管理工作的壓力。同時還要激發人們參與公共社會管理的積極性,鼓勵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社會組織活動中來,從而幫助自己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2.3 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發揚
人們之所以愿意參與到群眾的文化活動中去,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夠豐富自己的空閑生活,能夠使精神得到放松,情操得到陶冶,身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另外,還可以幫助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引領社會建立起好的風尚。因為傳統的文化活動模式一般是基于本地的民俗習慣,因此本地的人文風情、精神風貌可以通過這種文化活動反映出來,例如黃土高坡的腰鼓等。所以在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可以感受到當地濃厚的文化氛圍,從而對當地傳統的文化有一種新的感受。
3 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創新的方式方法
3.1 進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上的變化創新
當前因為社會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得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強調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生活狀態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每個人對文化活動的想法和追求也不一樣。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這樣才能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而目前,這又是一種發展的不平衡,對文化活動形式的需求同當前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發展不平衡。因此針對當前這種情況,應該對文化活動進行形式上的創新,堅持當前社會的精神主旋律,對新穎、富有創造力的活動形式加以推廣,提高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擴大活動的群體。
3.2 進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上的變化創新
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思想的指引,同時群眾文化活動又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因此,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遵循科學發展的原則,與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跟上時代的潮流及時進行更新和調整,增強文化的民族性和科學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同時,也需要強調活動內容上的進步性,讓群眾文化活動時刻保持著活力,滿族人民群眾的需求。
3.3 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制度上的變化創新
要想使群眾文化活動的體系更加完善,就要推進與時俱進的工作精神,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理論,并且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其進行科學的運用。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過程當中,管理者不僅需要改變傳統陳舊的管理理念,建立更加新穎和完善的文化活動管理體制的同時,還要通過對傳統的工作經驗進行借鑒和吸收,總結經驗和教訓,發揮其中的優秀閃光點,不僅是要對我國當前實際的情況進行深入研究,還要積極的引入西方先進的管理方式,使其在實際的管理工作過程中得到運用,從而提高群眾的文化管理水平,完善文化管理的理論。
3.4 進行群眾文化活動裝備、設備上的變化創新
我國目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有形的活動,即需要具體開展的項目,并且需要一定設備支持的活動,就例如乒乓球比賽,需要乒乓球臺以及球網球拍和球等;另一大類則是無形的活動,主要指的是精神文化上的活動,也就是思想上的活動,例如在元宵節時期的猜燈謎活動等。要是想促進群眾文化的創新,就需要強調了對活動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因此,政府要增強自身的服務職能,在進行城鄉建設的過程中融入文化事業的創新,使得兩者實現一種良好的結合。另外,還要提高對文化事業投入規模,選擇合適的地區設立街道文化站,使其發揮良好示范的作用,推動文化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將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城鄉建設良好的結合起來。
結束語
整個群眾文化體系中,群眾文化活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幫助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同時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因此如何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創新,是我國需要重視的重要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國的相關部門需要徹底的理解群眾文化生活的時代價值,對傳統的文化活動進行全面的鋪墊和發展,為群眾文化體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桐森.探討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管理創新[J].參花(上),2015(5):138-139.
[2]鄧洪芳.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管理創新的綜述[J].大眾文藝(群文論壇),2014(14):17.
[3]盛天鶴.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與管理創新途徑研究[J].華章,2012(11).
[4]樊華.分析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3(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