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蕓君
【摘 要】 美術課的示范教學是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描繪對象,掌握作業要領的重要手段。“示范教學”是傳統美術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為依托,簡要地介紹了“示范教學”的產生背景和重要意義,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了有效示范的四種方法,即示范教學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啟發性和靈活性。
【關鍵詞】 示范教學;美術;教師;學生
一、“示范”教學的背景和意義
美術課的示范教學是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描繪對象,掌握作業要領的重要手段。“示范教學”是傳統美術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教師在美術課堂中,示范過多或是忽視示范都是不適宜的。這些現象將直接影響到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而通過教師的有效課堂示范,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掌握學習的重難點,達到學習目標,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美術創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從而更好地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小學美術課堂示范教學的有效方法
教學示范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有效的教學示范方法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美術示范教學中,筆者傾向于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從如何提高教學示范的有效性出發,精心設計教學示范的過程,并綜合采用多種示范方法,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為學生的創作水平和創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服務,并在此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筆者在這方面的幾點探索:
1.示范教學要有層次性,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由于學生在理解力、動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美術課堂中,教學示范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設計示范的方法與時機,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真正做到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需求。
例如:執教蘇教版二年級《動物朋友》這一課,本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抓住動物的形象特征,生動的描繪出動物的形象。為了解決這一教學重點,本次教學我設計了兩次示范:第一次是把握好時機,面向全體學生的示范;第二次就是在巡回指導作業過程中的,對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做到有針對性地示范與指導。讓孩子在自己的繪畫能力和特長的基礎上,通過示范使學生的美術能力和素養得到進一步地提升。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尊重與發展。
2.示范教學要有針對性,有效的解決教學重難點
教學示范是美術課堂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為了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因此,教師的示范過程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有針對性。而如何來設計示范,我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是對教材、學生以及教學目標地理解,以此為基礎來確定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執教蘇教版二年級《相同圖樣排排隊》一課時,我的示范設計思路是:我把本節課的重點設計為相同圖樣排隊的特點和規律,難點設計為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和方法,來完成相同圖樣的排隊。實踐證明,這一做法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我設計示范的思路主要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第一次示范是為解決教學重點服務的,主要是通過示范好的圖樣排隊的作品創設情境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具體的思路是通過創設海洋運動會的情境,讓學生欣賞小動物入場的隊形,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孩子們對作業的興趣,接著引導孩子們給沒有上場的小動物排列出更多更有趣的隊形。在一次示范完成后,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展評,運用兒童化的點評方式與孩子們互動欣賞和交流。
片段一:
師:瞧,小魚和龍蝦聚在一起做好朋友呢!
師:這三個小動物聚在一起,變成花的造型來排隊也很有趣哦。
師:小海豚們在跳舞呢,來,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比劃一下他們優美的隊形吧。
這一做法的目的是運用范畫把教學任務的重心下移,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引導孩子發現探索出更多的美。
接下來就是本節課的第二次示范地嘗試。第二次示范,我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這一部分我主要是把握住三個節點:方法、材料和美感。主要是通過示范引領和師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完成作業的。
片段二:
師:小朋友們剛剛是用什么方法和材料給小魚排列隊形的?還可以運用其他的方法和材料嗎?
生:(自己來總結方法)。
師:把剪好的圣誕樹圖形,分別搭配在不同的背景上,引導孩子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體會如何搭配色彩才具有美感。)
師:拿出廢棄的白菜頭,考考孩子們怎么做,與孩子共同完成印的方法。(在學到方法的同時,也讓孩子感受到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普通的材料也可以變得如此美麗。)
在教學過程中,我時常會運用這樣層層遞進的,富有針對性的示范方式來有效地解決課堂的重難點。
3.示范教學要有啟發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美術新課程教學的特點在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各種能力,如:空間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審美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如何啟發學生的思維。筆者作為工作在一線的美術教師,時常會在課堂上遇到這樣的困惑,示范了一張作品,學生就會仿造,依葫蘆畫瓢,學生的畫作千篇一律。針對這一現象,我嘗試著運用啟發性的示范方法。
例如,在執教蘇教版三年級《動物面具》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學會制作的方法,我給學生展示了用卡紙制作獅子面具的一個完整的創作過程,結果,整節課下來,全班變成了獅子王國。在孩子的眼中,教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學生極易模仿,甚至臨摹。因此,課堂示范要具有啟發性。所以,隨后的教學中,我改變了教學策略,只示范了制作動物面具的技巧和方法,而具體制作什么動物全由學生自己去想象創造,課后的作業也豐富多了,變成了一場熱鬧的動物聚會。
又如:在蘇教版二年級《蟲蟲蟲》(手工制作)教學中,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我設計為引導學生學會用泥塑的方法來創作昆蟲。我先向學生示范了捏泥的幾種基本技法,學生掌握了壓、揉、捏、刻等方法后,再按蟲的不同形狀來創作各種昆蟲的小泥塑。本課的示范教學,教師只給予技法層面地指導,如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把更多的創作空間留給學生去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并通過豐富地想象和表現能力來完成一件作品。
這樣的嘗試經驗證明,示范要有所保留,保留得恰到好處才能使學生得到最好地啟發,此為授之于漁而非魚也。
4.示范教學要有靈活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能力
美術課是技術性很強的課程之一,教師的教學示范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重難點。因此,教學示范必須靈活運用,以點帶面,從而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審美能力地提升。
例如:在執教蘇教版二年級《會變的花、樹、葉》一課時,我首先示范出花的各種基本外形,隨后出示準備的花的圖案作品,讓學生相互比較,找找后者進行了怎樣地變形。(教師示范變形過程,強調運用了哪些點、線、面,這些點線面又具有什么樣的美感)。隨即讓學生舉一反三,想想還可以把花進行怎樣地變形裝飾。隨后我再與學生一起總結變形的方法,并讓學生嘗試設計。在這樣的示范活動中,學生體驗和感受到了設計的方法,由此,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樹和葉的裝飾學生就能夠自主地嘗試創作了。
“教有法而無定法”。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學示范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良好的教學示范設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逐步掌握創作和設計的方法。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除了讓學生積極地動手實踐,老師地示范也是美術課堂中最重要的活動環節之一,同時也是讓學生直接感受美術神奇魅力的最佳途徑。本文中提出的關于有效示范方法的若干意見,既來源于實踐,也需要回饋到實踐中再次檢驗,從而使其更加有效。因此,我們應該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示范的方法,并不斷在實踐中學習與完善,真正的發揮出美術課堂的美育功能。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
[2]尹少淳.《中小學美術教學論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年
[3]楊景芝.《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