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在一節新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應該是最基本的也是較為重要的一步。旨在引趣,生疑,導題,引發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英語 課堂導入 技巧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一節新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應該是最基本的也是較為重要的一步。旨在引趣,生疑,導題,引發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介紹了如下幾種課堂導入技巧:
1 導入的涵義
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課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產生學習期待、參與需要的一種教學行為。簡而言之,導入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開始時,組織學生進行課前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它是整個教學活動熱身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課文導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曲的“序幕”,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景的任務。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敢于標新立異,創造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導入形式,營造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新課的導入,就好比鋼琴家上弦,第一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英語新課導入的技巧
引入新課,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結合所學語言材料的特點,以及周圍環境,季節,天氣,時事,學生生活等隨機設計不同導入方式,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也要求教師的教學策略常教常新,異彩紛呈,長久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學得饒有趣味,興致盎然。
2.1 視聽導入法。播放電影片斷、電視節目、動畫片及教師自己制作flash動畫和Powerpoint或英文原版歌曲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手段,故而視聽導入法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策略。音樂是一種極富內涵的藝術語言,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優美、動人的畫卷,它能像磁鐵石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很多老師都喜歡用它們導入新課。視聽導入法,不只局限于電影和歌曲,老師自己制作的Flash,Author ware,Photoshop的動畫,動畫片更能滿足教師的需要,筆者就常制作一些溶動畫,聲音,特效與一體Flash動畫來引入,很受學生喜愛。
2.2 名人、時事導入。現在的青少年學生活潑開朗、集體觀、國家榮譽感強,也更追求時尚,崇拜偶象,名人、時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對許多名人新聞軼事都可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利用學生熟悉的名人、時事引入新語言項目,學生倍感親切自然,印象深刻,從而能更好地掌握新語言項目。在真實的語境下引出了有關描述人物的詞匯和句型。學生爭相發言,氣氛十分熱烈。教學效果極佳。名人時事導入法要求教師走出課堂,了解世界,了解社會,還要求老師具有很強課堂調控能力,敏捷的應辯能力。以達到收放自如,益智激情。
2.3 聯系現實導入法。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教學與生活聯系更加密切,若能在課堂上將實際與課本聯系起來,也不失為有效的策略。現代外語教育家張士一先生曾指出:“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中汲取語言,因為語言是人對于環境的一種反映。”英語教學要貼近生活,從學生關注的話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方面來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能力。
2.4 利用游戲、競賽導入。根據初中生活潑好動,愛玩的特點,設計與新課材料有關的游戲,使他們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如Uni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要求掌握方向的表達,我采用按要求畫畫的游戲:叫善于繪畫的學生在黑板上按老師的指示畫出物體。如:“Draw a park in themiddle 0f the blackboard.Draw a tree in the north of the park.Then draw a bench in the south of the park…”讓其他學生了解方向的基本表達。然后我出示一張選自智力游戲書“藏寶圖”,要求以小組之間競賽的方式猜測方位,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式導入,適用于打電話、看病、購物等場景性很強的課文教學。學生們情緒高昂,踴躍參與,配合默契。不動課本,就掌握了新知,語言準確流利。實踐證明競賽法可以激發競爭意識,訓練學生反應能力,培養協作精神,課堂效益良好。
2.5 利用實景、實物、簡筆畫導入。實物、實景、簡筆畫能幫助學生把英語詞匯、句型與所表示的事物、情景聯系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把實物帶入課堂進行教學,學生覺得新鮮、有趣,而且方便、簡潔、語境真實。
總之,新課導入一定要有較強的目的性,讓學生明確將要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要學;它要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善于以舊拓新,溫故而知新;它更要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能引人注目,頗有風趣,形成懸念,引人入勝,發人深思。新課導入所用時間也許不長,所用話語也許不多,但作為教學過程的開始環節,具有鋪路的作用。教師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手段,整合多種導入策略,但是其目的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使學生重塑自信,覺得英語課好學、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