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應該積極主動地創設環境,讓學生在輕松、舒適、愉快、美好的環境中學習,感受到愛的存在。學生熱愛一位老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只有確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觀念,看到學生的潛能,尊重,信任學生,熱情地激勵,鼓舞和喚醒,學習才真正能成為學生主動參與,快樂活潑的自主活動。
【關鍵詞】語文課堂 激勵 鼓舞 愛
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應該積極主動地創設環境,讓學生在輕松、舒適、愉快、美好的環境中學習,感受到愛的存在。學生熱愛一位老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親其師而信其道”。情感有遷移的功能,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遷移到學習上,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機。由此,加強課堂上師生的平等 “對話”,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建立融洽談,和諧,寬松的教育氛圍,不僅可以加快教育進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
只有確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觀念,看到學生的潛能,尊重,信任學生,熱情地激勵,鼓舞和喚醒,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討論,使課堂學習成為師生心靈彼此敞開融洽對話的過程,學習才真正能成為學生主動參與,快樂活潑地自主活動。
一、師生共建“民主”的教學氛圍。
要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首先要放下“教師”架子,以真實又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流,消除學生的疑慮,讓他們敢與老師講真話,樂于和老師講心里話,我經常上課堂上范讀。沒想到有一次,學生向我提出:“老師,昨天課上你讀錯了幾個字音。”聽了之后,讓我又羞又愧。第二天我放下了師長的架子。糾正了上次的誤讀并當眾宣布:“這堂課,我先當回學生,請全班同學當老師,聽我讀一篇文章,找出我讀錯的字。”讀后,學生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錯誤。我在他們糾正下反復朗讀,讀得特別小心,終于“老師”們給我熱烈的掌聲,讓我這個“學生”激動不已。沒想到,做了一回學生之后,我的威信竟大增,學生說我“坦誠,值得信任,沒有架子。”與學生民主平等,真誠以待,增等對話彼此有了收獲,更可喜的是以后的每堂課學生學的特別認真,因為他們時時想當我的“老師”呀!
二、讓學生感受“我能行”。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富于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自信心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自信心作為一種積極進取的內部動力,其發展水平是與活動的成敗相對應的。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這在小學低年級尤其明顯,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的確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寫語文成績報告冊時,能評價他聰明,能干。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他傻,沒出息等有損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聰明的老師是從不壓抑學生躍躍欲試的愿望而鼓勵他們獨立學習的,教師不能總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評判學生的勞動成果,任何的輕視和諷刺都可能讓學生從此緊閉心靈之門,不再與老師真誠地交流。因此,教師應積極支持并參與學生引發的問題的討論,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積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樹立自信。我在課堂教學中堅持正面看待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各種活動,理解他們可能出現的錯誤,允許,容忍學生的錯誤,做到“讓敢于發言的學生不帶著遺憾坐下”,“對每個積極參與的同學都畫上滿意的句號。”在一次班隊課上,正進行競選班長,開始時,誰都不肯自薦擔任。其中有一個差生,平時很愛朗讀,無論干什么事,積極性很高,此時不斷地看我,我就讓他來試試。他說:“老師,我沒有資格!”我說:“怎么會呢?老師很欣賞你的勇敢,我相信你一定行。同學們,你們說對不對?”全班同學齊聲說:“對!”同時響起了熱情的鼓勵的掌聲。那位同學在掌聲中上了臺。說出了自己擔任班長一職后的宣言,再一次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這時,我繼續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并不比別人差,瞧,XX同學不是成功了嗎?”由于那位同學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的便出現了同學們爭先恐后的情景,都想盡情表現自己擔任班長后的決心。當學生開始寫語文課堂作業時,我們應該一邊巡視,一邊和學生悄悄說。如“XX,你看XX的寫字姿勢多好啊!”、“你今天寫的字端正多了,真不錯!”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仔細作業的好習慣。教師常常要參與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特別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說些 “悄悄話”,鼓勵他們參與集體活動。而對那些比較活潑的孩子則通過 “悄悄話”,培養他們互相幫助,尊重他人的品質,適時播下集體主義思想的種子。在師生情感交流中,用“卡片寄語”方式提出鼓勵,批評和勸告,更容易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例如,在賀卡上寫上:“你是一個勇敢的孩子,每當看到你在課堂上一次次舉手回答問題時,我為你的進取精神而高興。但學習是一種艱巨的勞動,光有決心是不夠的,還需要不懈的努力,只要不怕困難,就一定能實現你心中的理想,加油吧!”等……
三、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為他們的發現和創造提供最大的開放性空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欣賞應是多元的,多解的。學生發表見解的過程其實就是個性得到發展的過程,我們應該使語文課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搖籃,鼓勵他們發言,允許他們胡說八道。對于靈機一動的想法,教師不要不屑一顧;對于出乎意料的想法,不要有先入之見;對于不恰當的想法,不要輕易否定。要引導他們把各種想法都輕松自然地表達出來。語文課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靈和才智,讓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調查研究的能力。當學生在這些方面得到提升時,愛也就升華了。
總之,師生的平等“對話”,心靈間的“對話”,情感上的“對話”,是教育學生的一種手段,更是融洽師生關系,溝通師生情感的一條途徑。我覺得, “對話”要輕如絲絲細雨,柔若習習春風,又好似涓涓細流滋潤學生的心田。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里,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能取得成功。讓我們通過飽含愛心,耐心和細心的 “對話”去打動學生的心弦,讓彼此走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