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金平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強力推動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深入。在當前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中,教學評價實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體育教學來說,教學評價的改革亦是大勢所趨。教學評價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保證教學評價的科學合理性,才能為教學目標與教學需求的進一步明晰提供決策引導,從而推動教學改革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及改革趨勢。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評價;現狀;改革趨勢
教學評價指的就是對教學活動進行檢查和總結的活動,通過對教學價值的客觀評價為教學實踐的改革指引正確的方向,評價的對象包括看教學的方法、模式、內容和環境等等,將評價對象量化之后幫助教師更準確地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查缺補漏,最終服務于教學水平的提升。體育學科作為當代教育的一門必修學科,長期以來受到多重因素的多方面影響,導致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現狀并不樂觀,使體育教學評價的意義被折損,并抑制著體育教學水平的整體化提升。因此,基于體育教學評價現狀探討其改革趨勢具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體育教學評價概述
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是利用特定手段對教學現狀進行全面綜合評估的過程,將評估的結果作為教學成果的衡量標準。體育教學評價即是將體育學科作為教學評價的對象分析體育教學的成果。然而就體育學科的性質來看,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多地側重于實踐教學。然而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在我國各階段的教學當中均未被受到應有的重視,主要原因莫過于應試教育的壓力使然,由此也就導致體育教學規劃與實踐質量的提升受阻,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當前關于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已有諸多研究成果,本文認為已無需贅述,體育教學評價的價值也就直接體現在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
二、體育教學評價現狀
體育學科本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促進意義重大,因此,保證體育教學質量也就具有了特殊的必要性。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判定,教學評價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更是體育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的標尺。然而結合我國當前的教育形式可以看出,體育教學評價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現狀并不樂觀,問題主要存在于幾大方面:
首先,對教學評價的認識不足。教學評價的意義需要依賴于評價主體對此的重視,只有學校和教師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評價的重要性,才能切實實現體育教學評價的價值。然而當前體育學科在非體育專業教育的各個教育階段均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對教學評價的漠視也就不難理解;其次,教學評價方式落后。體育教學評價模式的制定需要依據體育教學的計劃與實際進程,而教學評價模式的落后則將直接抑制到教學實踐改革的創新性。體育評價方式應當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對身體素質、體育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而當前多數學校依然采用著傳統的動作規范或者體育項目完成指標評價模式,不利于突出教學評價的實踐價值;第三,教學評價方法單一。體育教學評價的方法將直接決定著教學評價的實效性,在我國各階段教育體育教學評價實踐當中,多數學校往往為了圖方便而將教學評價方法統一化,缺乏針對性也就拉低了體育教學評價的整體效率。
三、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趨勢
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理論與新課改政策指引下,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進步成為大勢所趨,礙于傳統體育教學評價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大多數相關研究已經給出了多元化的改革建議,并一而再三地強調著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重要性。總而言之,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趨勢主要有三:
(一)理論評價向實踐評價的過渡
在當前的新教育形勢下,對各個學科教學質量的要求開始不斷提高,體育學科亦被賦予了社會的高度重視,旨在寄希望于通過體育教學理念與模式的改革使該學科更好地作用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正是社會對體育學科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成為了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驅動力,依托于素質教育和“以學生為本”等重要教育思想,體育學科對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作用越發明顯,使得體育教學評價模式逐漸打破了傳統的格局,將書面教學評價模式過渡到了實踐教學評價模式,旨在能夠通過實踐來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如此亦是體育教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二)“重結果、輕過程”向“重過程、輕結果”評價的轉型
傳統時期的體育教學評價往往將結果視為最終的評價指標,但體育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對學生的教學也并非是以能夠完成某項體育動作為目的,而是需要學生通過對體育的學習領域到體育精神并感悟體育文化,在體育實踐過程中強化身心健康。教育界對此認知程度的深化,促使當前體育教學評價開始了從“重結果、輕過程”向“重過程、輕結果”評價模式的轉型,通過對過程的重點評價為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
(三)由傳統單一化評價模式向多元化評價模式的轉變
傳統時期的體育教學評價模式過于單一,并不利于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悖于當前素質教育理念。體育學科屬于一門綜合性學科,實踐性較強,教學方式的不拘一格決定了教學評價內容的復雜化,單一的評價模式弊端已越來越明顯。由此,多元化評價模式的轉變成為了體育教學評價改革的必然趨勢,不僅能夠對原有的教學內容的局限性更好地突破,同時還有利于促進體育教學內容的拓展與更新。
四、總結
綜上所述,傳統時期體育教學評價模式存在著諸多的弊端,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體育學科的重要地位正在逐漸提升,教學評價模式亦開始轉變。因此,各階段教育機構必須要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才能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整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秦翌雨,盧忠瑾,賀小泉.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現狀及發展趨勢[J].價值工程,2014(02):243.
[2]陳樂.關于高職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探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250-251.
[3]韓雪峰.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