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文潔
摘 要:同一個班級,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與能力也是不同的,有的好一些,有的差一些,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分層教學是把學生按照數學學習情況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層次,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都有所收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合理分組,教學中合理調動小組成員,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學生分類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層次的目標。分層教學能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讓每一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相應地發展,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
同一班級學習的學生,卻是個性差異明顯的復雜的群體。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素質是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傳統教學模式不能照顧不同水平學生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數學發展,是每個教師都要研究的課題,也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與接受能力的不同,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差異化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介于班級統一教學和個體因材施教之間,是個別教學和集體教學的中間形式。它能吸收兩種教學形式的優點,兼顧學生的集體與個體,讓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初中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一、按學生層次分學習小組
綜合考慮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合理分學習小組。根據學生的智能水平與學習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和小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不同的方法指導,促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提高。教師要在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將學生分層分組,以便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我將學生分成低、中、高三個層次,并選出各層次的組長,由各組的組長收作業。我經常鼓勵他們,只要努力,都能學好數學,樹立他們的信心。學生的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把學生調換到適合的層次,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
二、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有梯度。在同一班級內采用相同的大綱與教材實行分層教學。在教學中設計梯度教學方案的評價層次,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減少學習困難,增強自信心和榮譽感,體驗成功感和喜悅感。而且對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能夠充分施展他們的才華,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根據學生學習的可能性為每一層學生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它包括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把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分為A組、B組、C組。教學目標分層符合學生的實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制定這樣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可以使A 組學生理解教材最基本內容,從培養實際能力入手,達到大綱的基本要求,使 B、C 組學生進一步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分析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得到培養。
三、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教學時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課堂教學分層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顧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學習能力又要顧及到各層次學生掌握的程度,開展適應有差異的各層次學生的教學活動。其基本要求是:分合有致,動靜結合,學生全員參與,各得其所。并通過不斷學習逐步提高,再上一個新臺階。
講課分層次。由于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內容興趣上的差異,將會造成學生在不同層面對知識的理解。鑒于此差別的存在,教學中可采取:1、基礎知識整體講,以保證全體學生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教學方式采用集體講解;2、特征知識個別講,對 A組學生詳細講,并降低難度,C 組學生聽教師講解難度較大的問題或補充擴展新的內容,在給每個組講解的時候,其他的組做相應的練習。
分類指導。學生個體差異的多樣性反應到教學中應體現教學方法、手段的不同。比如說在低層次的水平上,有的學生之所以處于此層次的原因是因為學習動機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指導時只需要通過交流、講解、鼓勵等方法使其明確學習目標,一旦此方法奏效學生將很快提到高一層次;有的學生處在低層次可能是由于興趣方面的原因,教師在指導時應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之樂學、愛學;還有一些學生可能是由于概念不明確、學習方法問題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觀察分析,不斷總結嘗試,從而達到教學藝術化的境界。
問題設計分層。課堂提問要結合不同層次的目標進行分層設計。教師應從實際出發,較簡單的問題讓A組學生來回答,使他們也有機會和教師、同學進行交流;如果是稍難一點的問題,就讓B組的同學回答;C組同學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總之,有真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堂提問,讓各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力所能及地回答問題,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課堂上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必將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甚至可以讓學生“情緒高漲”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學習中去。
課堂練習分層。課堂練習分層就是在新授后的鞏固練習時,把練習分成不同的層次,讓學生有選擇地去做,以達到各自的目標。在教學實施中,我把練習題分成三個層次,學生每做對一層加一百分,多做多得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知識。
四、布置分層次作業
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各層次的學生大都能通過回憶課堂學習、獨立思考后,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深化,教師的教學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失。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明確規定哪個學生必須完成哪一層習題,鼓勵學有余力的低層次學生向高一層的習題挑戰。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更關注A、B 組學生的作業,認真仔細的批改,及時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激勵低層次學生不斷進步,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漸走向成功。
總之,分層教學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