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進
[摘要]高校的藝術教育不同于普通的藝術教育,其重點在于培養高素質的藝術人才,而不是平常的陶冶身心、娛樂生活。因此,高校的藝術教育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形成一種現代化的交際型教育。語言是交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根據高校創新教育的需要,可以把語言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形成一種現代化的高校藝術教育模式。
[關鍵詞]現代交際 高校藝術教育 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250-01
創新作為時代前進的重要影響因素,推動著人類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創新與教育相結合更能發掘出新生力量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形成一種以培養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新興教育形式。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更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因此我們更應該將現代化的技術應用到高校藝術教育中,培養現代化的藝術人才。
一、高校藝術教育的現狀
藝術教育不僅可以陶冶身心,更能培養個人的素質,提高個人的修養,使學生對美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產生更高的藝術創造力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高校近年來也不斷普及藝術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20世紀初期我國的高校就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藝術教育,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以美譽代宗教》被藝術教育者們所推崇,翻開了我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嶄新一頁。我國高校藝術教育總體呈現出現上升的趨勢,國家也針對藝術教育問題開展了多種類型的學術交流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藝術教育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大高校也在原有的藝術教育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形成了數字藝術、動畫藝術、多媒體藝術等一系列專業課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形成了新的藝術教育形式。
但是,在藝術教育創新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首先,藝術教育雖然在地位上得到了提升,也受到了學校的普遍重視,但藝術教育課程的設置卻很隨意化,教育部沒有明確地進行規定,也沒有形成完善的藝術教育體制,更沒有相對獨立的藝術科研機構。其次,藝術教育課程的知識面覆蓋狹窄,所謂藝術教育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內在素養,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價值。現在許多高校只是單一的傳授課本知識,授課方式陳舊單一,重視理論教育多于實踐教育,不能把課程教育很好地與生活相結合,這種局限的藝術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藝術能力的發展。再次,雖然學校對藝術教育很重視,但教學上的硬件設施還是不到位,師資力量也并不理想,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是藝術專業的畢業生,并且對教師的培訓也不到位。最后,由于高考壓力增大,許多考生選擇報考藝術專業,藝術專業畢業生的數量日益增長,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大,整個行業內出現飽和狀態,學生對就業失去信心,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二、高校藝術教育與創新精神培養的發展策略
(一)運用現代創新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的成功不能靠強迫,尤其對于藝術這種開放性較強的專業,五彩斑斕的色彩、美妙的音樂、生動的圖畫都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多媒體軟件就很符合藝術教學的條件和要求,形象直觀地形成感染力極強的教學信息,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二)確定學習主體,針對目標進行教學
要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使其積極地進行藝術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從教育學生學習轉化為讓學生領悟學習,把學生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培養起來,形成各有千秋的藝術創造力。
(三)組織評比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造
學校應該積極組織藝術作品評比或者藝術方面的展覽、展演等,一方面可以把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藝術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學生之間的藝術作品評比更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有競爭才有進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揮,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綜合評價能力和對作品的感悟能力。
(四)完善師資以及現代化教學設施
完善高校的一系列教學硬件設施,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配備符合時代潮流的現代化師資力量和技術設備,普及現代化的藝術教育手段,藝術教育的硬件設施要達到國家教育部的標準,積極開展校園文藝活動,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增加學生的藝術實踐,美化校園環境,使學生在校園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氣息。
三、結語
總之,高校藝術教育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培養出與時俱進的藝術創新型人才,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外在藝術表現,更要重視學生的內在藝術素養,培養外在與內在并兼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學書.新時期高校藝術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探析[J].前沿,2012(04).
[2]王海明.對高校美術實踐課程“教產結合”特色教學模式的思考——以東北地區旅游藝術紀念品的市場介入為例[J].美術大觀,2014(04).
責任編輯: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