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君
“慕課”背景下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探討
王良君
目前,“慕課”作為新型在線課程開發模式,為課程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與此同時,近幾年,由于互聯網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慕課”創造發展條件,使得“慕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在此背景下,為了使高校醫學統計學教學能夠適應時代發展與變化,拓展已有的教學模式,改革醫學統計學教學勢在必行。因此,為提高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達到改革目標,應在深刻理解“慕課”基礎上,基于“慕課”下優化醫學統計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醫學統計學教學發展。本文筆者將以“慕課”為出發點,探究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策略,以供相關專家和同行參考。
“慕課”;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
醫學統計學屬于高等醫學教育的重點學科,其在人群健康調查、衛生干預措施和衛生政策評估中占有重要位置,廣泛應用至醫療衛生實踐、醫學科研以及衛生事業管理等方面。目前,諸多醫學統計學教學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導致教學與時代脫節,且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慕課”的提出,為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提供有利條件,指導醫學統計學教學方向。因此,醫學統計學教學應結合“慕課”特點,以“慕課”作為其改革背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開展教學改革,引導學生靈活掌握醫學統計學方法,培養出具有批判性思維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實用型醫學人才。
1.“慕課”含義解讀
“慕課”屬于新型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其以發布資源模式和學習管理系統為依據,融合學習管理系統與多方開放網絡資源,發展時間相對較短。
“慕課”即MOOC。第一個字母“M”是Massive的縮寫,指大規模,意味著該課程模式與傳統課程模式的區別。傳統課程模式下,學生數量一般為幾十個到幾百個之間。但“慕課”課程模式下,學生數量可高達上萬。第二個字母“O”是Open的縮寫,指開放,即“慕課”背景下的課程以興趣作為導向,只要愿意學,都可進來學習,不分國籍、年齡及區域,只需通過一個郵箱,即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是Online的縮寫,指在線學習的意思。因此,在該種課程模式下,通過網絡就可達到學習的目的,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第四個字母“C”是Course的縮寫,即課程的意思。
2.“慕課”主要特點
首先,“慕課”具有規模大的特點。“慕課”不再是個人發布的一兩門課程,而是包括諸多參與者發布的眾多課程。針對典型的MOOC,則需課程具備大型特征或者大規模特點。
其次,“慕課”具有開放性。在創用共享協議基礎上,只有開放性課程,才能稱之為MOOC。
最后,“慕課”具有網絡性。“慕課”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慕課”不采用面對面的教學方式,而是以互聯網為媒介,將課程材料散布于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為人們提供教學。
針對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主要涉及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以及網絡輔助教學四方面內容。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框架圖
1.教學內容改革
醫學統計學課程具有理論知識點多、內容枯燥乏味、邏輯性強等特點,且十分抽象,致使學生學習醫學統計學存在諸多方面的困難,進而導致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一般。同時,部分學生對醫學統計學不重視,學習積極性不高,更缺乏主動學習的意愿。因此,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首先就要實施教學內容改革。在“慕課”指導下,精簡理論知識,淡化公式和計算過程,增加實踐操作,注重結果解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醫學統計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
(1)機房授課,開展統計軟件實例分析
引導學生掌握統計學分析方法、解決科研問題是醫學統計學教學的最終目標。網絡在線教學是“慕課”的特點之一,因此,基于“慕課”背景下,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采用機房授課方式,通過網絡開展實例講解,利用統計軟件在線呈現分析過程和結果,并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理解、掌握醫學統計學的理論和公式。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計算器與教材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工具,對案例數據分析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且效果并不顯著,導致學生學習進入誤區,阻礙學生對醫學統計學的把握。在此背景下,網絡化教學方式得到醫學統計學教師的關注與重視,并為醫學統計學改革提供了方向。
例如,在教學中利用SPSS統計軟件(其具有處理大數據、操作簡單、輸出結果迅速等優點),以循序漸進的推進方法為指導,借助網絡計算機,提高該課程教學效果。針對SPSS軟件實例教學部分的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SPSS軟件教學推進流程圖
以SPSS軟件應用講座為基礎,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增加學生深入了解SPSS統計軟件的欲望。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后,增加8學時的上機操作內容。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首先,應在線學習關于SPSS統計軟件的具體實例應用,明確如何發揮SPSS軟件的價值,提高數據統計分析準確性。其次,利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實例分析。最后,結合實踐操作,自主探究SPSS統計軟件的應用。在此過程中,以SPSS軟件應用講座為鋪墊,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以網絡化學習為指導,引導學生實踐操作SPSS統計軟件,避免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
(2)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開展期刊統計錯誤辨析
為保證醫學期刊科研結論的科學性與可靠性,必須嚴格審查論文中的統計分析方法。目前,諸多醫學期刊論文存在統計方法應用錯誤等問題。若沒有全面、系統的統計學知識,難以科學、嚴謹、有效的判斷其正誤,威脅醫學研究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因此,在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過程中,應適當添加辨析期刊統計學錯誤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辨析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解和掌握統計學的精髓,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切實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科研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應保證期刊文獻的涉及面廣、類型多樣等特點,盡量選擇存在典型統計學錯誤的期刊文獻。
2.教學模式改革
一方面,借助“慕課”,引進國內外先進理念。“慕課”屬于在線課程學習模式,其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在改革教學模式過程中,可充分利用“慕課”這一特點,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理念,優化醫學統計學教學方法。引進“三明治”等教學理念主要是針對教師而言,教師通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教學模式改革奠定基礎。在引進教學理念過程中,利用網絡在線學習平臺,例如“慕課”,通過對專家、優秀講師等授課方法的分析,進而指導自身教學。
另一方面,實現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效果。課堂教學模式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提高教學質量,避免單一的傳統模式教學,必須采用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案例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情境化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法。同時,輔以“慕課”這種新興教學方式。即在講授統計學相關理論知識時,教師先給學生系統講解一遍,再利用“慕課”,聽聽專家、名師對該部分內容的講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和分析不同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全面、豐富。
3.考核方式改革
第一,重視過程評價。考核不僅要體現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而且應涉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與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考核過程中,以總結性評價為指導,重視過程評價的價值。過程評價,換言之,即形成性評價,是為教師教學提供反饋信息的有效手段,是教師及時、準確掌握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據。在此背景下,教師可發現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對于學生而言,在此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增加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
第二,結合上機考試。醫學統計學最終目的在于應用,因此,在考核學生過程中,應適當涉及實際操作應用能力的考核,避免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在考核中,結合上機考試方式,學生通過運用SPSS統計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為教師綜合評價學生提供依據。此種考試模式,不僅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而且減少教師工作量。
4.網絡輔助教學
網絡輔助教學,即構建網絡課程,是“慕課”的具體表現。醫學統計學知識點具有涉及面廣、內容繁雜等特點,僅靠課堂教學,難以達到全面教學的目的。自2008年以來,網絡課程形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充分顯示著其輔助課堂教學的優越性。教學過程中“知識擴展”模塊與“師生互動”模塊均屬于網路課程范疇。針對“知識擴展”模塊,包括醫學統計學參考書和統計學網站鏈接,為豐富學生知識提供幫助。與此同時,學生可通過網絡課程,學習、分析與對比SPSS、Stata以及SAS統計軟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針對“師生互動”模塊,學生可將醫學統計學相關疑問發布于師生互動模塊中,教師及時給與回答,為學生解決困惑;教師可將作業、測試題發布于該模塊中,方便學生及時知曉作業和在線完成測試。通過該模塊提供的師生交互平臺,可使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惑,了解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可幫助教師通過學生的問題與測試成績發現課堂教學的不足,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教學。總之,網絡課程是學生學習的有效工具,網絡輔助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總而言之,在醫學統計學學科發展基礎上,醫學統計學教學更加重視能力培養。由于醫學統計學屬于應用方法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使得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慕課”作為新型在線網絡課程模式,教學方式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且具有規模大、開放性、網絡性等特點。因此,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應以“慕課”為背景,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全面提升。
[1]劉和海,張舒予,朱麗蘭.論“慕課”本質、內涵與價值[J].現代教育技術,2014(12):5-11.
[2]胡新星.我國“慕課”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5.
[3]陳雅,鄧青,姚佳紅.淺析醫學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J].中國衛生統計,2009, 26(3):317-317.
遼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