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摘要企業黨組織是企業的政治核心,是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加強企業黨的建設,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是企業黨建工作的內在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不僅可以有力地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而且還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黨建工作還面臨著很多新狀況、新挑戰。本文就重點談談該如何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
關鍵詞加強 改進 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3-000-01
近年來,隨著企業各級黨組織積極探索企業黨建工作,促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服務生產經營、推動企業改革、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企業黨建工作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始終把企業黨支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發揮黨支部在企業經營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深化組織融入、隊伍融入和思想融入,不斷推進企業效益最大化與黨建的共同發展。具體加強改進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創建黨組織思想觀念
黨建工作是保證企業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整合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本質特征。企業的黨建工作,就是要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證黨組織參與決策、帶頭執行和有效監督。因此要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的文化建設和經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把黨組織的控制力、影響力貫穿于國企黨組織活動的始終。要從企業的價值觀、經營理念、行為規范、企業形象各方面為抓手,建設高素質管理者隊伍、人才隊伍、黨員隊伍、職工隊伍,提升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提升企業的實力和活力。
二、企業要強重視黨建工作,把經濟建設跟黨建工作連接起來
我國目前很多企業對抓黨建工作不夠重視,有很多很多經營者認為企業就是創造經濟利益的,然而黨建工作必須融入到企業經濟發展中去,堅持與企業發展工作目標相同,齊心協。通過組織融入、隊伍融入和思想融入提振了公司發展信心,凝聚了發展力量,公司發展動力的全面提升,催生公司“黨建也是生產力”的核心價值理念,促使公司形成“和衷共濟、開拓進取、爭創一流、服務社會”的企業精神。
三、加強黨組織建設隊伍,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在我國很多企業中我們了解到很多黨建工作機構組成成員都是半路出家的黨務干部,他們在思想觀念、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未能經過比較嚴格的培訓,導致對黨建組織的基本工作常識模糊不清,黨建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不足。然而我們都清楚企業的興衰關鍵在人,而最關鍵的就是企業的骨干隊伍,要以抓好黨團組織建設為重點,提高黨建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樹立黨員隊伍的良好形象,不斷發展壯大黨的隊伍,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加強黨建組織的保障力,提供充裕的經濟條件
任何事情沒有經濟基礎都是很難開展起來的,黨建組織也同樣如此。企業黨建工作沒有經費作保障,基層黨組織學習教育、開展工作就很難推進。因此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經濟去發展黨組織建設,給黨組織建設推進的保障力量。此外,企業還通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進行深入的教育引導,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要堅持從嚴治黨的工作方針,堅定不移地抓好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
五、改進領導方法,推動企業黨組織建設
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創新思路,搭建平臺,探索方法,推動企業經濟和黨組織建設和諧發展。在企業實際生產發展中要貼近實際抓黨建,貼近企業改革發展實際、貼近生產經營管理實際、貼近黨員職工思想實際開展黨建工作,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的有效解決。要積極探索保證黨委正確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新形式、新途徑,從制度上保證黨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及時聽取和吸收他們在重大問題和重要決策上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推進企業黨組織進展的科學化、民主化。
六、結語
企業中的黨組織,作為我們黨的基層組織,擔負著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任,同時也肩負著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建設、發展提供思想動力和組織保障的職責。為了將企業基層黨組織的這一核心地位得到充分彰顯,使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始終把維護廣大基層職工利益作為黨組織工作的永恒主題,及時聽取廣大職工的心聲愿望,正確處理廣大職工的合理訴求,最終達到廣大職工與企業共奮進、與事業同發展的共同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英豪.論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時代金融旬刊,2014.
[2]隋曉雨.李龍.程東霞.淺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4.
[3] 蔡順凱.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創新[J].企業文化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