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英
【摘 要】 目前,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與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更凸顯了英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也加大了學生在英語交際方面的要求,21世紀英語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提高英語實際交際能力,口語是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方式,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應從小學抓起。
【關 鍵 詞】 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不僅僅是一門課程,它更是一種語言,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用它來進行社會交流。只是進行認、讀、寫是遠遠不夠的,目前絕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考試作答能力的訓練上,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英語交際能力。導致“啞巴英語”成為英語教學中一大“特色”,習慣一旦養成,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大浪潮中,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消除“啞巴英語”的現象,想方設法努力提高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質量,對此,筆者從如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提高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是前提
自從廣東省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以來,很多學校都出現了小學英語教師荒,導致很多小學里任教英語的教師,只有極少數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大多數英語教師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師轉崗而來,這批教師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有待提高,對西方國家的禮儀風俗、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都需要進一步了解。試想,作為英語教師,自己的口語都發音不準確,又怎能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提升呢?因此,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素質,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前提,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進修學習,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學。
二、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是基礎
初學英語的小學生由于受英語的刺激少,且有漢語干擾。在面對全班同學和老師時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難免膽怯,不敢開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給予鼓勵,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我曾教過一個學生叫馮小妮,成績一般,膽小怕事,回答問題的時候,一站起來就臉紅,聲音更是小得連同桌都聽不見。為了消除她的緊張情緒,我在與她交流的時候,一直都面帶笑容,目光親切而專注,不斷地贊賞她、鼓勵她,如:
T:Good morning.
S: Good morning. (T:“你的發音很標準,要是能讓全班都聽見就好了!”)
T: My names Sunny.Whats your name,please?
S: My names Feng,Xiaoni.(T:聲音響亮多了!你的聲音真好聽!)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Gaoyao today?
S:Its sunny.(你抬起頭來的樣子真漂亮?。?/p>
T:Well done!
就這樣,在我不斷地表揚和鼓勵下,她逐漸消除了緊張的情緒,聲音越來越響亮,個人越來越有自信,最后,我示意全班同學都豎起大拇指對她說“good,good,very good!”那一刻,她的神情略帶害羞中有著掩飾不住的激動和自豪。自那以后,她對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也敢于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了,英語的口頭能力明顯提高了,后來,還在高要市中小學英語口語比賽中得了一等獎。
三、提高學生的興趣是保證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男睦淼慕嵌瓤矗竽X神經只有在處于興奮狀態下,才能進行思維活動,而興趣是神經細胞活力的催化劑。對于剛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枯燥的填鴨式教學會使學生厭煩。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在口語教學中,我常常借助簡筆畫、實物、手勢、表情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想方設法加強師生的互動,促使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在教四年級第二學期第三單元衣物的說法時,我是這樣開展的:課前叫學生帶回如skirt,jacket,pants,dress等,授課時讓男女生調換衣服穿,男生穿女生的衣物如裙子,女生穿男生的短褲等,然后一一引導他們說出不同衣物的名稱,學完后還設計了一場fashion show,播放了一首節奏感很強的韓國兒歌——七公主的牛奶歌,讓八個學生走cat walk。這樣生動有趣的活動深深吸引了學生,他們的熱情參與,使整個課堂氣氛非?;钴S,人人參與,踴躍表達,就連平時很少開口說的學生,那次都表現得非常棒。
四、贊賞學生是動力
眾所周知,小學生不好意思開口說英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說錯。教育家杜雷說過:“不犯錯是學不會語言的。”所以我們必須讓學生知道語言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應該把錯誤看成是進步的階梯。學生用英語交流時,只要把想表達的意思說出來,教師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在學生練習口語的過程中,作為英語教師切忌一味批評、挖苦學生,這樣做只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而更加不敢開口,從而令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在課堂上,我時常把“good,well done,great,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掛在嘴邊,還不斷向學生豎起大拇指,并且讓全班同學邊說邊做,如Hey,hey,good job……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著名的教育家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尤其是孩子,他們具有明顯的向師性,他們更加渴求教師的贊揚與肯定。”所以在課堂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成功的意識,真誠地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使他們有信心,勇于表達。
五、創設語言環境是后盾
心理學家說過:“人類的語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經過后天的學習得來的。”學習語言離不開環境,如果把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放在沒有語言的環境里,他決不能學會說話,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狼孩”。我們在漢語環境里,學會講英語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相應的語言環境,是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此外,我們山區的學生接觸外國人的機會很少,平時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極其有限,這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努力創設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怎樣創設語言環境呢?
第一,聽是說的前提。天生的聾子必然是啞巴。威尼茨說:“大量事實說明,兒童說話的過程,是先聽懂,然后再說話?!甭犑钦f的準備,聽多了才會產生主動開口的欲望。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處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因此我在授課時,盡量使用英語以及借助body language等組織課堂教學,創設濃厚的英語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英語語感。
第二,挑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材料。英語的學習不同于母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練習少也是口語差的原因。因此,我會在課前先選好要上的口語材料或給學生有關的練習話題,盡量讓學生做好前期的準備,當然材料選擇不宜過難,并且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
六、與學生為友是支持
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和獲得知識。所以與學生為友,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有力支持。我覺得要和學生建立朋友關系,我們教師必須先從熱愛學生開始。愛是人的一種基本的心理需求,小學生更是希望得到老師的愛。我們應以飽滿的熱情接近學生,關心他們,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深入了解學生對英語科的態度,盡可能多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如有時我會把手搭在學生的肩膀上問“其樂,你覺得英語難不難?”這樣很快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他會很大膽地跟我說真話。而且一直以來,我對學生的稱呼都是只叫名不叫姓,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很親切。Dornyei指出:“那些善于與學生交流,并關注理解學生的感情需求,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關系的老師更能激勵學生的進步。”所謂“親其師,則重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生的口語才剛剛起步,要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說英語中來,并形成愛說的習慣,我們需要有耐心、恒心,持之以恒,鍥而不懈的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最終才能提高小學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 英語教學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王振亞. 跨文化交際交往為目的的英語教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3] 王松美. 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對比研究[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梁建寧. 當代認知心理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