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如今素質教育已被全面推行,而高中英語是對學生基礎英語的培養,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高中英語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文化滲透現狀;了解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興趣度和重視度;了解學生平時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取文化背景知識的;培養學生重視文化滲透意識,使學生深入了解文化內涵,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意識到文化滲透的重要性,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強化文化滲透以及與文化滲透相應的知識的補充。本文,就是對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的策略進行的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滲透;文化意識;探討
隨著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斷加強,國際之間的交往也變得日益密切。因此,高中作為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最佳時期,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強化文化滲透意識,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的國家的相關文化背景,提升文化知識克服文化障礙,才能逐漸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從而使學生的英語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培養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滲透文化意識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的教學,同時也是文化的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文化背景滲透的重要性。教師應將語言和文化進行有機的融合,并在教學中適時地滲透文化和相應背景的知識補充,培養學生重視文化滲透意識,提升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鑒別能力和敏感性,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升。以下是對教師在培養學生文化背景知識,滲透文化意識重要性,提出的幾點建議:第一,教師應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相關歷史知識。第二,教師應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英語詞匯文化。第三,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語言國家的節日文化和宗教信仰。
例如,教師在講到《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英語)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課前先查閱相關的資料之后,課前引導學生:“為什么全球有很多國家的語言都是英語?”“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在說英語?”等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出英國的歷史:“因為英國在兩三百年前,曾經是最強大的帝國,英國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號稱‘日不落帝國。在二戰以前,很多國家都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之后,英國便開始推廣英語,使英語成為世界上最通用的一種語言。然后,在世界第二次大戰后,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但是很多國家依然保留著說英語的習慣,尤其是美國,美國逐漸建立起頭號強國的地位,加強了英語普及的速度。”這些歷史可以使學生了解英語的起源文化,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此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現在的發展,為學生普及相關的知識:“隨著經濟全球化推進了文化的全球化,又因為很的國家都在講英語,而英語本身又簡單通俗,因此,很多人開始學說英語,然后英語就開始逐漸遍布全球。”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一些英語詞匯滲透,如:學生在做到一些練習時,見到“a white lie”這個短語時不太理解,學生會想“white”是白色的,“lie”是說謊,難道謊言還有顏色嗎?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解釋:“a white lie其實是善意的謊言的意思。因為,在西方白色被人們認為是春節的象征,所以你們看西方的婚紗就是白色的,所以謊言帶上了純潔的修飾就是沒有惡意的謊言,就是善意的謊言了。同理,老師考考大家,用心險惡的謊言應該是什么?”這時學生就會回答:“black lie”這樣學生既了解了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又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內容時,可以課下查查這些內容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如:節日文化、宗教信仰等,學生通過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可以逐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有利于學生打開眼界、開拓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積累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滲透文化意識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將書面的教學知識內容有機的結合,為學生呈現一個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同時,給予學生以聽覺和視覺上的沖擊,使學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教師的所講的教學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在積累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時可以:首先,教師課前可以為學生導入問題。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知識背景的視頻。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自制課件,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查閱西方的文化小故事,然后在課后讓學生為大家講述。
例如:教師在講到《The Olympic Games》(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查閱有關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知識。然后課前引導學生:“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奧運會都有什么項目?”提出這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奧運會起源的有關文化背景的視頻,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件中插入相關的圖片,然后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音頻,使學生了解插入圖片的背景。如:教師在課件中插入奧運五環旗,教師可以用音頻為學生播放:“奧運五環顏色為藍、黃、黑、綠、紅,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團結,也表達著全世界的運動員的公正、坦率的比賽,并在比賽中團結友誼,互幫互助。”用這樣的形式為學生講解,可以讓課堂不那么死氣沉沉,也更容易使學生理解。課后,教師可以教學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英文歌曲。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準備一些西方文化的小知識,或是小歌曲之類的在下課前幾分鐘跟老師和其他同學分享,逐漸積累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為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滲透文化意識
課堂的時間是短暫的,所以,想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多分鐘里就積累到更多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是不夠的。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課下的時間多閱讀、多了解、多積累。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因此,教師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1.教師可以在業余時間在教室為學生播放英文電影,讓學生直觀的從電影中感受到國外與國內生活習慣、民族文化等存在的差異。2.教師可以根據與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為題,為學生設置辯論題目,并舉辦英語辯論比賽。3.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4.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劇本,排練一場英語話劇或是小品。
例如,教師在講到《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世界各地的節日)這以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辯論題目“我們應不應該過西方的節日?”在思考這一問題時,有的學生就會認為我們更多的應該關注自己國家的節日才對,而有的同學會認為元旦節圣誕節之類的節日在我國也很流行,并且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利于國家的發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好組,讓學生課下查閱資料,組織語言,然后為學生主持一場辯論賽。另外,教師也可以以同種形式為學生舉辦一些演講比賽小品比賽等,鼓勵學生大膽的創新,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也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使學生深入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不斷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并采用多樣式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伊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滲透的教學設計案例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5
[2]王瑞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貢桑卓瑪.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J].新課程(下),2015.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