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艷
摘 要: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提高語文課堂
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是目前全國小學語文教學重要課題。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它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而且關系到實旌素質教育的成功與否,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課教師,對于高效優質教學課堂的構建,我們責無旁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優質課堂;主體;圖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069-01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只有關注課堂,追求“高效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高效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高效課堂應該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作為孫園中心小學的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的文獻,對于新時期小學階段語文優質課堂教學的開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教師主導教學模式的開展
不容否認,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過往滿堂灌的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育模式已經受到眾多教育工作者的歡迎。其實,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觀念要改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建立起和諧民主、自由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奠定共同基礎,又要承認差異,兼顧個性。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發展學生的才能,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平等交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能深入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能創造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的機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心理障礙,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同時也能使學生提高與別人協作交往的能力。那么如何進行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學模式的開展呢?我認為,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從這堂課中學習到那些新知諷鞏固加深那些舊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進行中,設置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激發其思維,逐漸使學生把解決教師布置的問題的被動思維,變為發展自己智力的內在需要的主動思考。在每一個知識、技能轉化的關鍵點給以適當的點并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維撥使之獲得思維的成功,并鼓勵其信心與勇氣,逆向思維,大膽提出新觀點、新途徑。在課余時間,教師要創造條件,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車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學生、教材、知識之間關聯的障礙,讓學生能與教材很好的交流,這時的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和環境,讓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才能有助于優質教學課堂的構建。
二、合理利用教學圖片,促進優質課堂的構建
毋庸置疑,學生學習圖片往往比學習文字更有效。形象思維是智力的重要方面,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培養、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更能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創新和表達能力,從而深化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巧用插圖,說話作文。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不僅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還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靈活自如地運用語言表情達意。因此,培養學生說寫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表達能力的訓練形式多樣,利用教材中的插圖進行訓練更能提高閱讀和說話等綜合能力。我們還要充分的利用圖片把抽象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些課文出于現實的需要,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致不高。這就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入添味劑。以達到“枯枝開新花”的教學效果。如說明文在介紹知識中,由于學生的興趣點不一,往往會產生枯燥的感覺,如能利用彩圖或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就可解決這一難題。當然我們還以邊讀書邊給文字意境畫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知識的理解,這才是真正的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三、優質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
方法,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方法顯得格外重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合理指導。傳統的教學方式基本做法是以紀律教育來維持組織教學,以師講生聽來傳授新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新知識,以考試測驗來檢查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缺陷越來越最現出來。它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把學乍看成是接納知識的容器。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為前提的,沒有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新課程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說就是從傳統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現代學習方式從本質上講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以促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的。一方面要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其表現為我要學。這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責任,只要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學生就會把學習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長、發展有機聯系起來。當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未來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而且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能夠自己獲取知識,成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為此,新時期的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從方法入手,不斷的提高教學能力,從而促進優質教學。
總而言之,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語文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明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模式的開展;合理利用圖片教學,刺激學生的感官;以及優質教學方法的合理指導,從而真正的提高小學階段語文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