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社林
摘 要:課程新課標要求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基礎上面,教師應該充分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究自主掌握一些數學方面的知識還有技能,獲得一些數學學習方面的學習經驗。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224-01
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個體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師必要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在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發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必需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主體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動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把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是我在多年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寫出來僅供同仁參考: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主體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像一個小“數學家”一樣自己去研究、去學習。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創設一些懸念,啟發學生把生活中的現象與問題變為數學的對象,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緊密聯系起來,從數學的角度,并運用數學知識對其進行思考,對之進行解釋、闡述,讓學生認識到平時學習的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很有幫助,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才能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想學”、“我要學”。
二、采取靈活多樣形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1、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故事;有趣的教學游戲;關鍵處的設疑、恰當的懸念;變靜為動的電化教學等等,盡可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為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提供物質內容和推動力。
2、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也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決的問題上。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要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系實際,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起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產生學習興趣。
三、開展適當競賽,提高學習熱情。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競賽中,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將會更大,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
四、樹立學習信心,讓學生“愉悅”學習
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某種成功時,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責任在于相機鼓勵、誘導點撥、幫助學生學習獲得成功。當學生想獨立的去探索某個新知時,要十分注意情緒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你一定能行!”等。當學生的學習活動遇到困難,特別是后進生泄氣自卑時,要特別注意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使他們“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這樣,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探索的樂趣和成果,他們定會更加努力,更加主動地學習。
總之,要使課堂氣氛活躍煥發生機,就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科學的設計學習活動,使學生不僅愛學、會學,而且學得積極主動,學得活潑,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