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摘 要: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促使教育事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小學數學一直都是教育中的重點部分,新課改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研究上,投入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相對而言,小學數學的深度較高,能夠與很多科目練習,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日后,需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研究,通過多項教學手段和措施,完善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教研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34-01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遭到了教育界的廣泛批評,雖然其具有很多的優勢,也為小學數學教學,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在長久的教研工作中,發現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再適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甚至給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和學生學習水平提升,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為了能夠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必須借助新課改的背景,對小學數學教研進行分析,全面革新小學數學教學。在此,本文主要將新課改背景作為基礎,對小學數學的教研展開討論。
一、“師傳生受”到“學生主體”式教學
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學習中倡導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占指導地位。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單純的認為,由于學生的思維不健全,因此必須經過自己的指導才能更好的學習知識。這種觀點本身并沒有問題,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逐步的將自己安置在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方法,學生的“簡便方法”,直接被教師否定為錯誤的方式,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導致在后續的學習中,學生未能取得理想的成就。因此,在大量的教學失敗后,新課改要求“師傳生受”到“學生主體”式教學的轉變。本文認為,在該項轉變中,應嘗試在以下幾項工作中努力:第一,教師與學生站在一個平等平臺上對話,應在課堂上讓學生多發言,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及解題的錯誤部分,教師選擇平和的語言及正確的知識,予以糾正,幫助學生更加系統的學習知識。第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諸如分層教學、提問式教學等等,告別枯燥無聊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
二、整體式與范例式教學模式
在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普遍存在著知識點分部零散,欠缺條理性的問題。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新課改要求小學數學的教材,必須能夠為日常教學提供較多的幫助。零散的分部,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較強的條理性。而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復習的時候,也會表現出雜亂的情況,前后知識聯系不緊密,解題方法不簡便,這些都是目前小學數學教研的重點問題。為此,新課改要求,通過整體式與范例式的教學模式,更好的應對教材的知識點零散分部問題,并且在多方面來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第一,例子勝似說教,一個好的例子,能夠直接讓學生了解知識點該如何運用和記憶,避免因教師過多解釋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二,整體式教學,講究的是讓學生在一個較為系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小學數學雖然比較注重打基礎,但其也會在數學能力提升、數學實際應用上努力。從主觀上來分析,整體式教學,強調將知識集中起來,在整體上較好的把握學習趨向,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將其運用到解題后,告別傳統的復雜解題。
三、生活式教學模式
生活式教學模式是指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通過實際活動學習數學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在要求當中,明確提到教學的有效性問題。目前,很多教師雖然在小學數學教研中投入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也運用了很多的方法來開展相應的教學,但并沒有獲得理想的效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在理論上比較著重,未能夠讓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多數學生只懂得將學到的知識來應付考試,在考試結束后,學生的知識記憶會持續下降。為了能夠在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果,必須進一步加強生活式教學。第一,日常的教學案例,應融入較多的生活內容。例如,家長買菜、回家坐車等等,這些都是與小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通過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案例,能夠讓學生進一步集中注意力,知識的學習也會更加牢固。第二,日常的運算如果比較復雜,可通過利用日常生活來代替,讓學生產生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感覺,告別完全理論上的計算,以此來緩解學生緊繃的頭腦,便于更好的運用數學知識。
四、創新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的教研工作,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再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專注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比較多元化的方案來進行。除了上述的三項教學外,創新合作學習,也是新課改的要求和倡導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完全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處于絕對性的客體地位。從本質上來講,合作學習也可以稱為分組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倡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交流學習。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分組時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科學的分組,這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發揮小組的力量,圍繞共同的目標進行討論學習。同齡人之間進行學習交流不僅利有于他們對知識理解,也會加深他們對知識印象,繼而增強學習自主性和對學習興趣。當然,數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當對教學目標進行簡單的講解,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在實際的運用中,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師自身的水平來開展,可行性較高。
本文主要是基于新課改的角度,對小學數學的教研進行分析。從現有的教學成果來看,很多小學的數學教學,都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實現了多元化教學,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能力,均獲得了較大的提升,徹底告別了過去的冗雜教學,多數學生都能掌握較多的數學知識,且學習態度較為積極。在今后的教學研究中,需對小學數學開展深入研究,以此來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 馬艷華.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與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62.
[2] 柳文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探析[J].才智,2014,32:89.
[3] 鄒萬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角色研究[J].才智,2014,36:70.
[4] 顧建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