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兵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斷的涌現。新的教育理念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平等、信任、民主、尊重,而對話教學正順應了這一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只有真正的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交流,才能真正達到學生整體素質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對話教學;現狀;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25-01
對話教學是師生之間借助于“語言”這一媒介進行的一種溝通性的教學,其強調的是對話主體之間的溝通交流,主體雙方彼此接納,敞開心扉。師生之間實現教與學互動,相互交流溝通、相互啟發補充。近年來許多語文教師已經將對話教學作教學方式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課堂上的氛圍更加的和諧,學生得到了主動權,有了更多表達的機會,教師能夠充分的了解學生的需求,教學設計更具針對性。
一、小學語文對話教學現狀
1、平等對話流于形式
對話教學倡導的是師生之間平等的溝通交流,反對教師專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然而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教師霸占話語權,主導著整個課堂強制學生按著其設定好的思路,最終得到教師所期盼的結果。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偏離教師設想的教學思路,或者學生提出的問題讓教師覺得幼稚好笑,但這確實又是學生真正想問的問題,此時教師的處理方式就尤為重要。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都是以教師的問題為主體,教師以問答的形式主宰著課堂,教師強勢的牽引著學生沿著其設定的思路尋求結論。由于教師的強勢主宰使學生膽怯害怕提問,不敢主動對話。因此課堂上的對話便成了模式化的表演。
2、對話偏離文本
語文對話教學中,文本是對話教學的中心。每一位學生都應該與文本充分對話,在對話中反復朗讀文章,充分的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作者運用詞語表達的效果,揣摩文章背后所反應的現象。重視讀、學、寫,通過多種方式與文本對話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感,實現語言積累,以及發散思維模式,最終實現培養人文精神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常常會出現學生閱讀文章時間較短,學生根本沒有充分閱讀文本內容,教師便急于讓學生談理解及感悟。還有一種現象是在對話過程中教師任由學生自由發揮,看似一派熱鬧的對話場面,實則以脫離文本,爭論的是無關痛癢的話題。例如:在《放棄射門》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福勒是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嗎?”課堂上學生們情緒高漲,興致勃勃。一位學生說“福勒在世界頂級球隊踢球,當然是好運動員。”另一名學生持不同觀點:“福勒并不是好運動員,他放棄了球。”教師最后給予的評價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在對話出現跑題時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引導,并非無原則的遷就。
二、小學語文對話教學有效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師生觀
對話教學強調的是平等及民主,需要師生間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而民主是對話繼續的體現。要想有效的開展平等的對話教學就要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觀。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話參與權,對話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機會應該是平等的,每個班級里的每名學生都享有平等的對話參與機會,這也是公平的一種體現,只有這樣對話教學才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的信任學生,相信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量以及開展對話教學的能力。教師要摒除以往舊的教學理念改變墨守成規尋求標準答案的固有思想。由于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多元化,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庭背景不同,因此思考問題的方式,對一些開放性問題的理解也存在較大差別。教師不能以問題的標準答案來否定學生的思考成果,而是借助這一契機來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思考問題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真正實現有效的對話教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語文對話教學同樣應該圍繞這一本質展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培養。
2、加強教師培訓深入解讀文本
對話教學對教師自身素質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具備比較豐富的語文知識、敏銳的洞察力、靈活多變的教育機制及應變能力。相關的教育部門除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之外還應針對教師在平時教學實踐中暴漏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組織專題講座培訓。例如:可以鼓勵骨干教師,或對話教學實施較為成功有經驗的教師開設公開課,將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成功案例進行分享,以便其他教師借鑒參考。校領導以及教研培訓等相關部門通過提供資料、信息、辦理培訓班等方式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及教學理念,觀摩名家教學實踐。將先進的對話教學理念及新的教育思想不斷的呈現給教師,從而提升其教育水平及教育素養。教師還應積極的進行探究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對話教學方法。例如:如何對不同體裁的文本進行有效對話,能夠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鉆研文本、解讀文本、并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文本。
結語:小學語文對話教學仍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教學效率、制約著對話教學的發展進程,同時阻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提升。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專業素養。努力鉆研、積極探索推進語文對話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于 洋.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對話教學[J].陜西教育,2014(07)
[2]王超群.淺析語文對話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建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