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君
摘 要:簡單應用題教學是應用題教學的開端,是整個應用題教學的基礎,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中對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基本數量關系和解題思維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將直接影響以后應用題的學習。因此,必須從基礎抓起,做好低年級簡單應用題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16-01
應用題學習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兒童解決應用題的水平不僅代表了他們掌握、理解數學基礎知識的水平,也代表了他們應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關于學生數學應用題解決的研究課題越來越受到數學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研究者的重視。簡單應用題教學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基礎作用,任何一道復合應用題都是由幾道簡單應用題組成的,簡單應用題是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開端,為此要重視簡單應用題教學,在一二年級打下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培養學生解答簡單應用題的能力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本內容和重要途徑,即通過解答簡單應用題,促使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同實際生活和一些簡單的科學技術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初步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行課標中不再把應用題作為獨立單元而是分散到各個部分的教學中去,這樣做并不是取消應用題,反而是加強了應用題發展學生數學思考的重要作用,真正要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改革現有的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系統分析簡單應用題的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探求一種更加合理的教學策略,使簡單應用題教學真正起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
對教學策略的定義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提出了不同的見解。綜合有關教學策略的各種定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認為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采用的具體的教學方式、方法。如高文認為,教學策略是作為實現預定的教學目的而采取的教學方式。二是認為教學策略是實現教學目的、解決教學問題所采取的行為方針、方案等。例如,張大均等人將教學策略定義為:“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采取的教學實施措施。”第三種認為教學策略是一類有關如何達到教學目的、解決教學問題的操作原則與程序的知識。如黃高慶等人把教學策略定義為有效地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技術的操作原則與程序的知識。
可以看出:第一類定義關注教學策略的操作性和目的的指導性,但這種定義容易與教學方法相混淆;第二類定義則易與教學模式混為一談;第三類定義是從教學策略在人的頭腦中的存在形式入手,認為它是一種關于操作原則與程序的知識,這同樣存在與其它概念難以區分的弊病。
二、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
在“代數”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學會正確使用量詞,做好簡單應用題的啟蒙工作。在課堂上,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首先要簡潔明了,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尋找有用的數學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創設情境,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設情境時要考慮到情境的創設是否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抓住有針對性的問題,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然而單純的教師學生一問一答有時并不能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教師有必要適時地組織學生討論合作,以小組交流的形式進行,小組內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思維過程,相互補充討論,認識到其他同學的分析方法,在各種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觀察到學生的思維過程。除了小組互相評價,教師還可以出示簡單的應用題題目,學生回答后,引導全班同學一起討論相互補充,集思廣益,這樣可以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為豐富和全面。這時,教師不做評判,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針對已知量、未知量發表自己的看法,評價他人的意見,于是學生不僅理清了解題思路,鞏固了已學知識,而且又能培養口頭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
三、我們要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各種解題方法
有些學生的解題困難是由于沒有恰當的解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研究、善于歸納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并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點撥。
1、借助于線段圖解題。線段圖是由幾條線段組合在一起,用來表示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幫助人們分析題意,解答問題的一種平面圖形。線段圖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復雜關系的應用題,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綜合法解應用題。綜合法的解題思路是由已知條件出發,根據數量關系先選擇兩個已知數量,提出可以解決的問題;再選擇兩個已知數量(所求出的數量這時就成為已知數量),又提出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樣逐步推導,直到求出題目的問題為止。
3、運用經驗法解題。如種樹、爬樓梯,計算時間、年月日與星期幾等問題,需要具備日常生產、生活的基本知識。如在道路兩旁種樹時開始處應先種一棵,所以需加1,然后乘2;計算月日需記住公歷中的1、3、5、7、8、10、12這七個大月每月為31天,4、6、9、11這四個小月每月為30天,2月為28天等。
掌握一個解題方法,比做一百道題更重要。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每一個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的問題,它需要長期貫穿于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要求教師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精心安排,認真落實優化應用題教學,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經驗,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本文分析了當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形成了關于簡單應用題教學的預備策略、解題的策略、培養數學應用能力的策略,以及自我評價反思的策略。還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這是一個不斷探索和進步的過程,這項工作對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