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順惠
摘 要:語文是我國的基礎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主要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板塊,本文著重討論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希望對教師的授課有些許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堂紀律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35-01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語文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學習母語,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而語言與思維是有重要聯系的,從小學開始進行語文授課,對于幫助學生鍛煉思維能力也有重要作用。而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授課而言,主要是進行簡單的語文知識講授,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畢竟我國絕大部分的文化作品都是用漢語寫成,學習語文對于學生學習其他文化知識有重要幫助。
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是比較淺層次的知識講解,主要包括漢字認讀拼寫、拼音學習、看圖說話等。漢語是學生溝通交流的途徑,漢字則是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橋梁,漢字學習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漢字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前提基礎,因此識字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認真對待,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將來更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個人認為,小學語文的識字授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制定課堂紀律,保證課堂秩序
小學生性格較活潑好動,對任何事情都懷有好奇心,課堂紀律是教師上課時需要格外注意的。小學生的課堂需要教師花費較大精力維持秩序,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又容易出現起哄狀態,課堂一旦陷入哄鬧狀態,學生本應放在學習上的注意力就會立刻被分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課堂質量的保證,因此需要教師想辦法維持課堂秩序。
制定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紀律的有效方式,對于小學教師而言,要爭取在第一次課堂上就確立課堂紀律,樹立課堂威嚴,對學生態度要剛柔并濟,確保自己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絡,掌控課堂學習氛圍。小學課堂需要制定的課堂紀律有:不能隨便說話、走動,吃零食及喝水更是要明令禁止,要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緊隨教師的腳步不能精力分散等。因為小學生榮譽心比較強,為了加強課堂的紀律性,對學生要剛柔并濟,學生表現優良的時候要積極表揚,并讓大家以之為榜樣,加強榜樣的作用;而學生表現不好時,要及時指正批評,讓學生們以之為鑒,提高學生在課堂紀律方面的警惕性,保證課堂有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以全神貫注地姿態投入到學習中。
二、提高學生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最大驅動力
興趣是第一導師。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而言,興趣驅動力是最強大的驅動力,它能夠幫助學生全身心投入,認真學習某項知識。小學生比較貪玩,且興趣愛好并未定型,對一切新鮮事物都保持著濃烈的好奇心,教師如果能夠充分運用學生的這種特性,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愛好,這不僅對當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更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接受高層次的語文專業的學習。在我看來,提高小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愛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根據字形結構進行興趣教學。每個漢字都有其古文形狀,根據造字的六大原則,在講解漢字時可以根據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等造字方法進行講解。尤其是象形字的教授,在講解時可以先將古文象形字寫出來,解釋其含義,對改字的嬗變進行講授。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當今課堂上,多媒體是課堂不可或缺的教具之一。在講解漢字構造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對漢字有動態的展示。這種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粉筆寫字的單一授課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最后,做好課堂導入。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對保證課堂質量有重要作用。情景設置是常見的課堂導入方式,即設置與課堂知識點相關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講解詩歌《憫農》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想一下人們在農田勞作的情景,教師再對該情景進行渲染,讓學生能夠同勞作的人感同身受,結合學生的感受進行課文講解,能夠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這樣就實現了從課堂導入慢慢進入課文學習的過度,提高課堂效率。
三、與拼音教學相結合
漢字教學的任務主要包括漢字字音、字形、字義及組詞等,因此,小學漢字教學要與拼音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對漢字有全面的了解。漢字字音是漢字授課的重要內容,會讀是認識漢字的首要要求,因此,在進行漢字授課時,教師要先對漢字拼音進行講授。我國的語言語音系統采取的是漢語拼音形式,通過對拼音的認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課本中出現的漢字,更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可以自行進行課外閱讀。
小學一年級開始正式接觸漢語拼音,該時期教師的講授對學生來講具有關鍵作用,需要教師認真講解。由于小學生在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文,英文符號和漢語拼音的形式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容易引起學生的混淆。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語音形式不同,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漢字授課時要格外重視漢字的讀音,在講解漢字的讀音時,不要怕麻煩,可以將漢字寫在黑板上,親自給漢字注音。因為小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可以經常組織漢字拼音的小比賽,讓幾個同學一起到黑板上給不同的漢字進行注音,最后由教師評分。評分時,不管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都應該先指出該學生的優點,比如書寫認真、掌握牢固等,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在講評中,再同學生們一起回顧學過的拼音知識,可以隨時進行知識拓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鏈接,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重視學生寫字的筆畫順序教導
小學生的漢字授課除了上文中已經提到的漢字認讀、詞義了解等,還有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美觀正確地書寫漢字。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國的漢字方方正正,正確的書寫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極其重要。現在很多教師認為學習漢字時,只要學生能夠字形寫對就可,只要反應在卷面上的字形正確就是教學任務完成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字形固然重要,然而作為學習漢字的初始階段,要重視學生的寫字順序,幫助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講課時,可以先由教師在黑板上統一講解字形及漢字書寫順序,同時,需要教師及時在學生寫字時進行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錯誤筆畫順序。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漢字授課時還需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以后的漢字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