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素質教育的內涵非常豐富,它包括科學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等。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居住環境基本也是封閉的,導致孩子失去了交往的環境和氛圍,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孩子心理的正常發展。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更要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素質;家庭教育;教育環境
改革開放的年代,為我們帶來了生機與繁榮,同時也帶來了危機與壓力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但現代社會發展帶來更嚴峻而一直被人忽視的社會問題是社會危機和壓力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正因為這樣,成人往往忽略幼兒的心理健康。如果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那么就會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幼兒健全的心靈”已成為當今幼兒素質教育刻不容緩的課題。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對癥下藥,做到“藥到病除”。
一、克服來自社會的負面影響,遠離文化垃圾
現在是知識和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方便快捷,孩子也受到了影響。一些惡搞影視作品,射擊游戲動漫,低俗的書籍、光盤,也腐蝕著孩子們的眼睛和心靈。例如:唐××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小男孩,在班級里人緣很好。可有一段時間我發現之前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活動時都不愿和他站在一起,甚至有人見了他就躲開他,我很不解。一天在上體育課時,我讓馳×(他最好的小伙伴)和他組成小組,可馳×卻告訴我:“老師,我不想和唐××一組。”我很驚訝,下課后我找來馳×了解情況。馳×說:“老師,唐××總是親我。他有時抱著親我的臉,有時還親我的嘴,我不喜歡他這樣才不和他玩的。”聽了馳×的話,我沉思了片刻,又找來一部分小朋友詢問。他們的回答和馳×一樣。了解情況后,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天放學后,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剩下唐××一人,我就找他聊起天來:“唐××,小朋友們快畢業上小學了,你舍得他們嗎?”他說:“老師,我舍不得小朋友,我喜歡和他們一起玩,我最舍不得馳×了,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聽后點點頭說:“哦!我最近聽很多小朋友說,你喜歡抱他們親他們,你能告訴我你為什么這樣做嗎?”“因為我喜歡他們啊,所以我才抱他們親他們的。”孩子們的心是多么的單純、天真啊!小小的他們根本不明白這些動作代表什么意思,又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影響。很快唐××的媽媽來接孩子了,我將他的媽媽帶到辦公室,了解到他經常看電視,時間長了就學會了一些不文明的舉止。所以我們成人要為孩子選擇積極健康的知識信息資料,讓孩子盡量遠離文化垃圾,以免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二、擺正家庭教育的影響,用正能量影響孩子
每一個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家庭成員以及對教育幼兒不同的觀點和方法,特別是作為幼兒的父母親,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幼兒看在眼中,記在心中,自然而然就對幼兒心理健康成長影響巨大。比如,有的家長教育孩子不要隨便偷拿別人的東西,可是在和孩子外出的時候,看見自己喜愛的物品無人看管時就順手牽羊,據為己有,他們的孩子看見這種行為會怎樣想?想必,幼兒內心的矛盾以及偷拿的行為就會在幼兒心理烙下印跡,形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有的爺爺奶奶疼愛孫子,寵著慣著,時間一長,幼兒就會形成唯我獨尊、自以為是、自私自利的不良心理。相反,一些家長教子有方,總是給孩子正能量,要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逐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判斷,逐步鑄就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孩子的心理自然得以健康成長。
三、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營造良好的幼兒園教育環境
現代社會中的幼兒園越來越強調重視情感教育、重視行為培養、重視成功教育。根據兒童社會發展的特點,幼兒園要培訓教師積極實施有效的幼兒正面教育策略,在適當的范圍內,鼓勵孩子能選取一定的任務,能讓孩子有主動權、有選擇權,獨立完成任務。在探索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讓幼兒學會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要采取“幫而不代”的態度,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創造性、不畏困難的團隊合作精神。
當然,幼兒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積極效仿。因此,教師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不懂事而忽視了他們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兒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成為影響兒童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經意中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
教師要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從晨間接待開始為幼兒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心理氣氛。每天早晨我都會站在活動室門口迎接家長和孩子,主動向孩子們問好,用溫暖、親切、關愛的態度接待他們。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成為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不怕困難的幼兒。
參考文獻:
朱梅.淺析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0(19).
編輯 趙飛飛